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唐英年:香港要做新時期中外交流中心

時間:2023-03-04 13:08:36來源:大公文匯全媒體


 
唐英年,全國政協常委、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

  編者的話:2023年全國兩會,同赴春天之約,港澳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齊為兩會、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謀劃出招,發聲獻策。羊城晚報報業集團與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合作專欄《港見粵聞》推出「融·灣:港澳代表委員說」訪談系列,敬請垂註。

  統籌/蔣錚 王漫琪

  文/圖 王漫琪 曾瀟

  從國家「十四五」規劃首次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到2022年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西九文化區正式開放,再到本屆特區政府李家超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圍繞香港文化藝術產業多措並舉……「文化」已經成為香港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詞。多年前由工商界轉戰政界,近年又投身文化藝術界的全國政協常委、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見證了「文化」在香港發展歷程中的時代軌跡。近日,唐英年在香港接受羊城晚報駐港記者的專訪,暢談「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香港故事。

  新時期中外交流中心,文化「唱主角」

  羊城晚報:當前香港步入「由治及興」新階段,除了傳統的金融經貿領域之外,近年來香港的文化發展是不是也正成為「興」的重要力量?

  唐英年:香港回歸25年裏,「愛國者治港」「港人治港」的理念一步一步落地生根,我們可以看到「一國兩制」成功得到全面、準確地落實。因為有中央政府的強力支持,有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優勢,讓香港從回歸之前到回歸之後都始終擁有「中外交流中心」的地位。中外交流中心過去主要體現在貿易、金融等方面,但我認為現在是文化。可以講,港英時期文化對於香港來說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界別。許多人當時顧着搵食、解決溫飽,所以覺得文化是一種奢侈品;但是隨着社會的變化,我們香港經濟逐漸發展,大家對於文化的需求和嚮往也就不斷地增加了。

  所以,香港文化的發展也在迎合香港社會演變不斷地優化,讓香港市民接受到相當多元化的文化。尤其是西九文化區,既有古典經典文化,也有最現代的視覺表演文化。西九文化公園平時就是給三五知己、一家大小帶着小朋友可以去悠閑的地方,香港有了這樣的文化設施,慢慢這種柔軟的文化力量就會滲入你的細胞裏,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這正是香港文化的進步,也是香港人民對文化的訴求,時至今日越來越豐富。

  羊城晚報:您提到的西九文化區,在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裏,可以怎樣發揮作用?

  唐英年:國家「十四五」規劃中賦予了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在這個文化板塊,我覺得香港可以扮演到一個積極的角色,對國家有正面貢獻,這方面西九文化區可以說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什麼叫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我們有蘊藏傳統精華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當代國際視覺文化博物館M+,還有戲曲中心、香港藝術館等集聚文貫古今,藝通中外的世界級文化基建設施,不僅有中國五千多年源遠流長的文化藝術,也引入了很多西方文化藝術,可謂「古今中外」四個元素在西九文化區全部都能找到。

  我覺得將來無論在視覺藝術還是表演藝術等方面,西九文化區都非常精彩。我們歡迎國內14億同胞、世界各地旅客來香港旅遊、探親、公幹、參觀。西九龍高鐵站一出來就是西九文化區,尤其是廣州、東莞等大灣區居民可以坐高鐵來香港,玩半天、吃完飯、看一場戲再坐高鐵回去,完全可以做得到的。當然我們希望可以在香港留多兩天了,如果當日往返,一樣可以愜意地享受到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魅力。

  深度解讀香港文化「三業」

  羊城晚報:您提出過香港文化有「三業」,如何理解「三業」?

  唐英年:我說的「三業」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國家文化大業,中華文化是中國源遠流長的軟實力,一直以來我覺得在「輸出」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表演藝術、視覺藝術走出去,許多國家其實很歡迎和我們做交流;在國家大業當中,我們希望可以促進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友誼、相互了解,從而大家更好地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第二方面是社會產業,文化藝術這個產業充滿機遇,可以提供許多就業機會,促進社會經濟增長,而文化產業是通過文化藝術設施來實現的。西九文化區目前雖然仍一直在投資中,但已慢慢可看到未來的收成期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從去年7月開幕之後到今年1月份,已經接待了80多萬的觀眾,M+博物館也有200至300萬的觀眾。顯然可見,文化藝術是可以吸引到很多產業經濟效益的。第三方面是青年事業。今時今日很多年輕人未必想做律師、會計師、銀行家,他可能很深愛、嚮往從事文化藝術行業,他未必一定在表演藝術上能做到世界級,但只要做回心愛的事,他們除了做表演藝術,也可以做策展、技術指導等和文化藝術有關的產業。讓青年從事想做的行業、實現嚮往的夢想,西九文化區絕對是一個築夢空間。

  發揮「香港所長」,助力高質量發展

  羊城晚報:今年新春伊始,廣東舉全省之力推進高質量發展,香港可以為廣東提供怎樣的助力?

  唐英年:我覺得香港和廣東、整個大灣區完全是一個天衣無縫的組合。香港有很優秀的科研技術,專業人才和金融人才,如果將香港的科研科創結合我們的專業服務、融資平台,轉化成產品和商業化,就可以在大灣區完成轉化並進行生產,這正是「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生動實踐體現,必將讓香港整個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比現在走得更快,也可以讓整個大灣區在優化轉型升級過程裏走向高質量發展、科創發展、專業服務發展,這都是未來可以展望的機遇。

  除此之外,我很關註香港金融業和專業服務。香港的金融平台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服務平台之一,未來一段時間裏,香港乃至國家都處於全面恢復常態發展的過程中,但相信中國一定會是引領全球,發展得最快的地方,將來的經濟活動也將主要在中國舉行。屆時,國際許多金融界、投資界都會想走向內地,要走向內地就需要經過一個有世界標準的國際平台來走進去,國家「十四五」規劃裏提到繼續支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更多地把國外資金引進來,也讓更多內地企業走出去,這就是香港這個國際平台應該發揮的作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