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在本港蔓延,酒吧、會所、卡拉OK、麻雀館經歷多次停業及復業,自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上述處所再次於1月7日起停業。梁立仁表示,一直以來從業人士努力不懈配合並協助當局推廣防疫抗疫措施,跟足嚴謹的限制,是最早協助當局推動「安心出行」、最早鼓勵員工及客人接種疫苗、最早實行當局「疫苗氣泡」的業界,惟過去730日時間裏,酒吧完全停業358日,期間他們曾多次向當局反映不要「歧視」及「戴有色眼鏡」看待行業。
梁立仁指出,香港的酒吧、會所、卡拉OK和夜總會都必須是持有飲食或會社牌照,與一般餐廳食肆根本沒有太多分別,而各類餐廳同樣持有酒牌局發出的酒牌,從而售賣酒精類飲品,質疑當局僅以申請酒牌時所申報的銷售模式比例作為劃分,是依賴文字決定政策,批評政府未有深入了解民間實際情況,擔心若政府繼續勒令上述處所停業,恐助長更多不法行為,例如滋生無牌場所。
王智賢坦言,疫情下停業無生意,但都要支付舖面租金,困難程度已經到要變賣家產給員工「出糧」,質疑「病毒係咪真係喺夜晚更犀利」,此外,酒吧「執笠」造成就業不穩定,大批員工陸續轉行造成「請人難」,呼籲政府立即允許酒吧復業。
張家寧表示,自2020年4月3日至2022年4月20日,麻雀館完全停業376日,員工生計困難,第一階段遊戲廳等場所可以放寬,但麻雀館早前已經提出全程佩戴口罩和禁止飲食,仍認為麻雀館被「邊緣化」,希望政府一視同仁,讓業界有生存空間。
梁潤娣表示,麻雀會所同麻雀館不同的是獨立房間,每間房配備獨立洗手間,以往是24小時運作,配有套餐供客人於房間內飲食。她指,麻雀行業自上世紀70年代興起,見證香港多年變化,同全港一起共同面對過諸多困難,疫下「冇工開」,管理者和員工難以維生,但政府的各類救助根本是杯水車薪,認為業界全力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但未得到公平對待。
業界要求立即放寬業界營業,或公布新一輪行業資助,同時展望新一屆政府重視業界及真正聆聽心聲,令香港重拾「東方之珠」的五光十色。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