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專家:鼻腔拭子進鼻孔兩厘米深或更精準

時間:2021-05-07 13:23:58來源:大公文匯全媒體



黃利寶建議當局考慮改用鼻咽拭子,更精準找出感染者。(中新社資料圖片)

  近日,接連有變種病毒個案流入社區,掀起檢疫酒店交叉感染、檢測出現漏洞等疑雲。參與提供檢測服務的「香港分子病理檢驗中心」曾進行研究,結果顯示以鼻腔拭子伸進鼻孔兩厘米深,再停留至少五秒的樣本才更適合化驗。中心主任黃利寶解釋指,相關樣本的人類基因數量多,所以檢測結果亦會更準確。不少國家均以較深入的鼻咽拭子為入境旅客採樣,他表示香港亦有能力以更精準的方式為入境者採樣,建議當局考慮改用鼻咽拭子,盡早找出染疫者。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早前曾批評本港現行的咽喉及鼻腔合併拭子採樣方法,在鼻腔採取的樣本未夠深入。黃利寶認為,採樣時未夠深入,代表採取的人類基因亦不足夠,從而會影響樣本的準確性。他引述中心最近進行研究,讓同一位資深護士,為近五十人分別以鼻腔拭子一厘米深停留三秒及五秒、兩厘米深停留三秒及五秒以及鼻咽拭子五種方法採樣。中心再將相關樣本的人類基因數值作比對,發現的樣本,其CT值平均達三十六點五九,他直言該樣本根本不適宜進行病毒檢測化驗。相反以鼻腔拭子兩厘米深停留五秒,該批樣本的CT值平均達三十點五五,而樣本的人類基因及格數值應為三十或以下,結果顯示兩厘米深並至少停留五秒才較準確。

  近日,不少個案檢疫完結並返回社區後,才揭發帶有變種病毒,外界質疑檢測出現漏洞。黃利寶承認,鼻咽拭子的採樣方式一定比鼻腔拭子準確,但礙於抽取鼻咽拭子樣本的風險較高,所以在進行社區檢測中心或隔離酒店採取相關樣本有難度。不過,他認為,政府可考慮在機場為抵港人士採鼻咽拭子樣本,盡早截獲個案。翻查資料,內地以至英國等多個國家的機場採樣均是採用鼻咽拭子,反映本港有能力做到。

  採樣檢測,最重要的工具必定是採樣棒。他表示,中心使用的採樣棒以纖維製造,有別於坊間使用的棉花。「以棉花採樣會較硬,進入鼻腔時有機會難以轉動。」不過,以纖維棒採樣將更靈活,浸泡到保存液亦不會發脹,能逼出所有細胞。雖然要確保檢測準確可能要多花幾重工夫,但他建議政府可修改指引,要求承辦商採鼻腔拭子時至少放三厘米深,確保樣本有一定的人類基因,同時亦應定期抽查承辦商的陰性樣本,確保服務質素。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