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張伯從珍藏的透明袋中,取出難得一穿的襯衫準備出發 大公報記者李森攝
【大公報訊】突發專題組記者李森報道:當局即將清除深水埗昌新里天橋木屋和雜物,協助露宿者安身的基層團體代表,昨聯同「橋民」約十人前往該區民政事務處請願,要求押後清場「死線」及安排臨時宿舍,官員接見眾人後未答允要求,近20名露宿者或要繼續「瞓街」。
當局拒搭建臨時宿舍
近年露宿者在深水埗昌新里行人天橋上搭建木屋居住,被指阻礙行人和帶來衛生等問題,深水埗民政事務處等部門上月發出通知,擬於本月12日清拆木屋和雜物,飭令「橋民」搬離,大公報於本月10日獨家披露事件,當局決定押後一個月清場,惟眾人因難於尋覓居所而請願。
協助露宿者的社區組織協會代表和「橋民」共10人,昨晨十時許抵達深水埗南昌社區中心,在會議室外拉起「清場無助解決露宿問題,深水埗增設中期宿舍」的橫額和高喊口號,並遞交請願信,要求押後清場日期,以及在天橋附近一幅政府工地搭建臨時宿舍讓眾人安身,又要求在該區增設宿期長達三年的中期宿舍,並制定「無家者友善政策」。
深水埗民政事務助理專員文嘉穎接收請願信後,與眾人閉門會議,地政署也派員參與,經一個半小時商討後散會,「橋民」離去時一臉茫然。
綜援津貼少 「橋民」寧瞓街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在會議後表示,當局拒絕押後清場日期,至於搭建臨時宿舍,地政署代表稱要向其他部門了解,會談未有成果,當局繼續將協助安置的工作,交由該會和其他團體負責,他對此感到失望。
吳續稱,20名受影響的「橋民」,因單身人士綜援只獲千多元租金津貼,只有能力租住板間房或床位,但眾人因不堪木蝨噬咬,寧願「瞓街」,資助宿位也因最多入住六個月,勢將「再露宿」,因此難以協助眾人找到安身之所,清場只能將露宿問題轉移到其他地方,「過去六年,油尖旺、深水埗進行清場行動,只迫使『街友』搬遷,無法『上樓』。」
《大公報》早前曾採訪、三度遭迫遷的露宿「人球」張伯,他在會後表示無奈,「街友」成叔仍盼望清場日期押後,「希望搵到負擔得起的劏房,同張伯一齊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