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有網民聲稱自己買虎蝦(左圖)交由一食肆烹煮,上菜時被換成海蝦/網上圖片
廣東話博大精深,單憑一個「水」字已衍生不同含義的詞彙。今天就由鄭晴以「水」會友,向讀者講述一宗有關食肆疑偷龍轉鳳的網絡熱話。
話說社交平台facebook「巴打絲打Facebook Club」群組,有網民「吐苦水」(埋怨),聲稱日前與家人外出用膳,購買每斤「兩嚿幾水」(二百多元)的虎蝦,並交由大埔街市熟食中心一食肆烹調蒸煮。殊不知上菜,原先的虎蝦竟不翼而飛,被換成普通海蝦。
事主指,他隨即與店主理論,對方解釋「海蝦蒸過會縮水(變細)。」事主不滿其解釋,聲言交由海關跟進。結果對方「笠水」(怕事),終肯「回水」(退錢),賠償相關食材費。
事件在網上轉載後,有網民乘機「抽水」(借題發揮),笑言「虎蝦(縮水)變海蝦,海蝦咪變蝦米?」涉事食店遭炮轟下,店主隨即隔空還擊,指事主自備的鮮蝦,只有一隻虎蝦,其餘全是海蝦,批評他企圖「一隻虎蝦屈人成碟。」他強調,店舖並無「掠水」(騙錢),又指真金不怕洪爐火,賠償了事只是當時人手短缺,希望息事寧人。
食店食客各執一詞,令事件現羅生門。誰是誰非?交由讀者與「吹水」(閒聊)時一齊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