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畢生育青苗 文壇輓伯樂

時間:2018-06-10 03:15:09來源:大公網

  推動文學功不可沒

  「劉先生是香港作家中,最早引入意識流的作家之一,如《酒徒》、《對倒》等作品。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主編《香港時報.淺水灣》、《快報.快活林》等副刊及文藝園地,後來又創辦《香港文學》,他一生除了致力創作之外,對香港文學的推動功不可沒。」

─香港作家聯會會長 潘耀明

  作家的灌溉耕耘者  

  那年約是1985或86年,加拿大前輩作家盧因先生從溫哥華來港省親,請我去與劉以鬯先生一同吃晚飯,還特別介紹說:「這位陳中禧是寫詩的,是位詩人」。真愧不敢當。就這樣,我便成了《香港文學》其中一位「年輕」的「詩人」。後來移居海外,劉先生好像知道我在外面心事重重、風雨飄搖;故寄給他的詩文,被接納了。九零年代回流香港,工作極忙,也偶有投稿,他也刊登了。殖民地社會重商輕文,然而,我很感謝劉教授以鬯,數十年來堅持出版《香港文學》,堅持培育作家。相信他所遇到的困難不少。而他努力不懈的結果,是培育了不少本地作家;成為一代又一代追夢的文藝青年的忠心灌溉、耕耘者!

─香港詩人陳中禧

  為文化藝術播種籽

  劉以鬯教授一生致力推動文學藝術,是香港文學發展的代表人物,在文學創作方面貢獻巨大,亦培養了不少後輩作家。他與公大淵源深厚,於公大擔任榮譽教授期間,經常分享文學創作的經驗,師生獲益良多。劉教授的離世,是文壇及公大的重大損失,然而他留下的豐碩成果,早已為文學、藝術及文化等各個領域播下種籽,影響深遠。公大同人將永遠懷念他,並銘記他的指導與幫助。

─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