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點擊香江:把握「一國兩制」大前提尋找「最大公約數」  一學習中央領導關於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事項指示精神系列文章之一/屠海鳴

時間:2018-05-14 03:15:13來源:大公網

  日前在成都舉行的川港高層會晤暨「川港合作會議」第一次會議上,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與大家分享了最近中央領導同志在談到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事項時所強調的一些指示精神。中央領導指示,要始終把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作為處理涉港澳事務的大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一國兩制」符合國家利益,符合港澳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中央將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不改變、不動搖,這個立場是堅定不移的。我們研究和處理涉港澳的事務,不同於研究和處理內地某個省份的內部事務或內地不同省份之間的事務,既要強調「一國」,也要尊重「兩制」,還要考慮到三地分屬三個關稅區、使用三種貨幣等差異,要將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這一點把握好了,我們與港澳各界人士的「最大公約數」就有了。

  中央領導的指示,明確了始終把握「一國兩制」這個大前提的重要性。這是對中央部門、內地各地區負責同志的要求,對香港各界同樣具有啟迪作用和指導意義。應該認識到,「一國兩制」是正確處理香港與中央關係的制度保證,是香港與內地省份和諧相處的制度保證,是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制度保證。香港今後的發展之路能否走得順利?都離不開這個大前提,無論什麼時候、無論遇到什麼難題、無論出現什麼狀況,香港同胞都應把握這個大前提,找到「最大公約數」。

  把握大前提,正確處理與中央關係

  香港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已20年有餘,一個國家實行兩種制度,中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保持資本主義制度不變。這個制度安排早已寫入憲法和基本法。然而,從過去的實踐來看,在對「一國兩制」的把握上,仍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現在重「兩制」之別、輕「一國」之本,把「一國」和「兩制」的關係搞顛倒了,由此導致對中央的全面管治權與香港的高度自治權認識不清,不能處理好香港與中央的關係。

  「一國」是根本,「兩制」是枝葉;「一國」是源,「兩制」是流。這是一個基本的政治常識。試想,如果連一個中國的原則都不要了,香港回歸祖國還有什麼意義?特區還有什麼存在的理由?內地的社會主義制度與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可以並存,但「一國」和「兩制」絕對不是並列關係。悟透了這一點,才能明白中央與香港的關係是「授權」與「被授權」的關係,中央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同時,中央把一部分涉及香港內部事務的權力授予香港。至於哪些權力授予了香港?哪些權力仍在中央手中?基本法寫得很清楚。香港只能在授權範圍內行使高度自治權,不可擅自越權行事,這是基本的政治規矩,每一位從政者必須嚴守規矩。

  「一國兩制」是大規矩,處理具體事項有一系列小規矩。只要大家都守規矩,一切事情都好辦。中央尊重「兩制」,香港要尊重「一國」,始終把握 「一國兩制」的大前提,就不會出現分歧和「摩擦」。

  把握大前提,與內地省份和諧相處

  「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前夕,「川港合作會議」成立,這是香港與第五個內地省份、也是與第一個中西部省份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從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長遠角度看,類似的長效合作機制還會不斷增多。因為,許多內地省份欲「南下」,香港要「北上」、「西進」、「東出」,合作的空間非常大。這就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不可迴避:香港如何與內地省份和諧相處?筆者認為,還是要始終把握「一國兩制」的大前提。

  以往,香港與內地在相處過程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由狙擊「水客」而升級的「驅蝗行動」,由高鐵「一地兩檢」而演繹出的「割地論」,由「李波失蹤案」而炒作的「廣東公安越境捉人」謠言,由「內地遊客小孩隨地便溺」的孤立事件而得出「內地人素質低」的結論,甚至有人遊行公開高喊「內地人滾出去!」凡此種種,小題大做者有之,捕風捉影者有之,主觀臆斷者有之,以偏概全者有之,都帶有明顯的歧視,甚至敵視的味道。由於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理由護航,往往形成一種歧視內地人的社會輿論。這是非常傷感情的現象,不利於香港與內地和諧相處。反觀內地,從未出現類似傷感情的輿論傾向,媒體反而經常有批評「遊客不文明行為」的文章或聲音。

  一個國家為什麼要實行兩種制度?就是因為經濟基礎、發展階段、文明水平等方面有差異,同時還有歷史遺留問題須解決,如果內地與香港經濟、文化、政治生態都高度一致,那還有什麼必要搞「兩制」呢?因此,港人應把握「一國兩制」的大前提,以更加包容、理解、平常的心態看待內地,今後與內地省份和諧相處。

  把握大前提,維護香港繁榮穩定

  中央領導的指示再次表明,中央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不改變、不動搖,這個立場是堅定不移的。這是給香港各界的一顆「定心丸」,也回擊了「中央要把香港變成另一個北京、上海」的謠言。香港同胞應該把握「一國兩制」的大前提,放心大膽地謀發展。

  把握「一國兩制」的大前提,就是要堅守「一國」之本,盡享「大樹底下好乘涼」的便利。中國12萬億的經濟體量,6.7%的增長速度,13億多人的巨大市場,這其中蘊藏着多少商機?稍有經濟常識的人閉着眼睛都能判斷出來。中央處處想着香港,希望香港搭乘國家發展快車,不斷出台便利香港居民到內地學習交流、創業就業的政策。「天時、地利、人和」的優越條件盡顯,香港有什麼理由和國家鬧彆扭?有什麼理由放縱那些挑戰「一國」原則的人?任何一位有良知的人都應該堅守「一國」之本,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構成的憲制秩序。

  把握「一國兩制」的大前提,就是要用好「兩制」優勢,與內地形成互補,實現互動雙贏。由於香港「保持原有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這使香港擁有許多優勢。比如,香港原有的法律基本不變,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法律接近。再比如,英語仍是香港的官方語言之一,港人與英語國家溝通更為便利。這些都是「兩制」帶來的優勢。隨着國家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將有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走出去」,香港據己優勢,與內地的合作機遇多多,大有用武之地,應在經貿合作上好好下一番功夫。

  把握「一國兩制」大前提,尋找「最大公約數」。對於內地和香港來說,都是一個長期而重要的課題,中央部委、內地省份在思考這個課題,香港各界也應該思考這個課題,一起書寫香港與內地同發展、共進步、齊繁榮的新篇章。

  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