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楊州報道:醫院管理局研究大會昨日討論深切治療(ICU)新發展,當中透露今年六月博愛醫院深切治療部將率先使用新工作台,整合醫管局多個現有系統,提高其病房監察效率,另外四間公立醫院深切治療部將於明年年底前逐步投入使用,而未來新落成的深切治療部亦將採用現代化設計,如引入自然光等,改善病人舒適度。
屯門醫院麻醉及深切治療部醫生陳勁松表示,現時醫管局使用的臨床管理資訊系統(CMS)、平板電腦系統及深切治療部系統,當中ICU病房使用ICU系統及平板電腦,前者紀錄病人維生指數、病歷等數據,後者則處理開藥及派藥,而新工作台將整合三個電腦系統,醫護人員可在一台電腦處理20項資料及指令,包括生理數據、化驗報告、藥物處方及預約手術等。
陳勁松稱,ICU須密切監察病人情況,會安排較多醫護人手,故優先優化其系統,屯門醫院、仁濟醫院、瑪嘉烈醫院、博愛醫院及東區醫院的ICU將引入三合一的新工作台,而博愛醫院率先今年六月起使用,其餘醫院將於明年年底前逐步投入使用,預計五間醫院整合系統涉及不超過2000萬元,屆時ICU病房如有智能秘書,收集數據之餘,亦能整理數據並展示結果,可提升工作效率。
廣華醫院深切治療部醫生曾憲雄表示,自動化系統可提高監察病人維生指數的準繩度,如避免洗腎機因病人移位增加壓力便發出警告聲,令醫護情緒緊張,呼吸機亦可視乎病人情況自動調節劑量,保持其血氧及碳酸氣指數等,讓醫護有更多時間護理病人。
曾憲雄稱,未來新落成的ICU將採用現代化設計,如從室外引入自然光、室內以綠色、藍色作布置等,減少病人抑鬱、壓力等情況,如屯門醫院、廣華醫院的新落成大樓亦將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