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醫療科技創新平台」預計2019至2020年在科學園成立\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趙凱瑩報道:創新科技成大勢所趨,政府為追上步伐,頻頻「出招」招攬科研機構及人才來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昨日在網誌撰文透露,財政預算案預留100億元,在科學園建設的兩個創科平台,料最快明年成立,首階段有五至六間科研機構落戶;人才方面,有報道指出,政府最快在暑假推出「特快專線」,四星期內完成審批,吸創科專才。
政府在預算案豪擲500億元發展創科,其中香港科技園公司獨攬200億元,聚焦發展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醫療科技兩大範疇。
醫療科技創新平台料明年成立
楊偉雄昨日在網誌撰文稱,撥款予科學園的200億元中,30億元將用作興建生物科技實驗室和生產設施,以支援醫療和生命科學的研發。
至於另外100億元,將建設兩個創科平台,其中「醫療科技創新平台」預計2019至2020年在科學園成立,期望首階段有五至六間科研機構落戶。
人才方面,他形容香港是盛產世界級生物科技人才的「搖籃」,本地大學多位著名學者,包括袁國勇、葉玉如、盧煜明等均是生物科技專家,配合各院校近年陸續開辦生物科技相關課程,料將進一步充實香港的生物科技人才庫。
而近日有報道指出,創科局、保安局及入境處將「破天荒」合作,最快暑假推出「特快專線」輸入創科專才,計劃需由企業、公司提出申請,料可同步申請多於一名專才來港,申請將交由入境處新專責小組審批,包括考慮公司規模、業務是否具備創意、可以為香港經濟提供什麼效益等,並需證明專才擔任的職位工種,不能輕易覓得本地人擔任,亦非最基層職位,料四星期內可完成審批。
創科局昨日回應時稱,政府早於去年底發布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提及,將於2018年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並會於下周二的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討論有關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