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機構調查發現,近半受訪者視外遇為最大威脅,比家暴的影響力更大
身痛不及心痛!香港離婚率持續上升,每三對夫婦就有一對離婚。有機構調查發現,近半受訪者視外遇為最大威脅,比家暴的影響力更大。專家教路,維繫夫妻感情要防微杜漸處理日常小糾紛,再忙亦要有約會、談心的時間,更要不時製造小浪漫哄對方開心,「送一份貴禮物不如一百份小禮物」。/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朱樂怡
城市青年商會和香港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合作,在三至四月以街站民調及網上問卷,訪問了1200名市民對離婚風險的意見,發現「外遇」視為最具威脅因素,佔48%;其次為「家庭暴力」,有24%;「沾染惡習」及「感情變淡」各有6%(詳見表)。
年年「檢查」 及早察覺危機
協會同時在網上推出「婚姻體檢」問卷,希望夫婦每年最少做一次「檢查」,了解婚姻狀態,及早察覺危機。問卷以40條問題了解夫妻的婚姻現況及處理衝突手法,分數愈高,反映婚姻滿意度愈高;分數愈低,反映要增進正面溝通。香港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董事會委員劉志遠分享改善關係方法,如回想最初愛上對方的原因、不時送小禮物哄對方開心,因為「送一份貴禮物不如一百份小禮物」。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總幹事趙崔婉芬指出,婚姻出現問題往往是由小事開始。以出現婚外情為例,除了當事人對婚姻不夠認真,無法抵抗外來引誘,亦可能是教育子女分歧、日常生活小吵小鬧等不斷腐蝕夫妻感情。
她建議,夫妻間再忙亦要有約會、談心的時間,可透過培養夫妻共同興趣、不時製造小浪漫等,維繫親密關係,「婚姻不應該遇到問題就即棄,離婚只能逃避一時痛苦,要學會反思及真正解決問題才會成長。」
「身體痛可忍,但外遇係心入面嘅痛」,圓滿關係中心總監、認可家事調解員蔡綺文同意,外遇是構成離婚的重要元素。除了伴侶花心、大男人、夫妻見面機會少,更因為外遇對象「太就手」,多數是同事或朋友。
問「食唔食宵夜?」或有問題
她指出,伴侶態度大轉變更要小心。有個案丈夫每逢與第三者親熱後,都會致電老婆問「食唔食宵夜?」更會買她最愛的食物一齊食!若心存懷疑,可以「朋友的男/女朋友出軌」,問伴侶應如何處理,試探其婚姻價值觀,「評論第三者通常反映到自己內心感受」。
蔡綺文補充,性事不協調亦是重要因素,很多個案顯示「若男人唔滿足,對女人感覺會較差」,只是中國人較少將性事宣諸於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