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門外看她 門內看他

時間:2018-03-23 03:15:24來源:大公網

  圖:王安憶作品《香港情與愛》,寫於香港回歸的前四年

  作者:虎哥

  我很喜歡看王安憶的作品,其高超文學技巧,或許我難以體會,但就喜歡文字間溫婉訴說的感覺,平而不淡。她是上海人,很愛香港,寫過不少香港的人和事。1983年,她第一次訪港就寫過一篇散文叫《美麗的香港》。我讀過有兩個中篇寫香港,一個是在回歸四年前(1993年)寫的《香港情與愛》,一個是在回歸20周年的2017年寫的《紅豆生南國》。

  1993年的一篇,王安憶對香港的感覺是遠觀者或者遊客式的喜愛,如同一個看着TVB,聽着粵語歌長大的上世紀80年代內地青年剛到港時,有種海市蜃樓果然在眼前的感覺。小說裏,由一個從利益交換開始,一個普通女子從經歷平凡轉入跌宕的故事,很適合在香港發生。女主角最終達成目標,全賴她目標明確、遵守規則,雖然最後的目的地不是她最初的計劃,但也算歡喜。原本不是屬於這地的故事,卻發生於此,最終成為「香港」的一部分。

  香港學者黃念欣曾在評論《香港情與愛》時說,王安憶以北角為「邊界」進行的虛構,其實將真正的香港人(甚或香港)排除在外。

  2017年,王安憶在《紅豆生南國》裏寫香港就更走進香港門裏。人物大多沒有姓名,主人公是「他」。讀下來,我感覺「他」好似更像香港的投射,自幼以「三百斤番薯絲」的「極賤」的價錢賣給養母,在六歲時隨養母從閩南偷渡到香港,後來扎根下來。他是左派,經過學生運動,然後戀愛,婚姻,喪母,離異,尋親,他從革命青年一晃到中年。從充滿激情和理想,走回到現實生活,過得也還好。他是外來人,但在香港生活。文字間的香港,不是站在太平山頂看到的維多利亞灣,也不是發生邂逅的北角,只是一個人生活的地方,地區色彩很淡很淡。王安憶追着「他」,讓這個城市更「柴火」。20年間,從發現原來是在門外看,然後走進門裏,也可以是內地和香港有意思的角度演化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