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房協希望可重建樂民新村和真善美村/房協網站圖片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曾討論以公私營合作模式釋放發展商持有的新界農地,房協主席鄔滿海表示,房協樂於參與研究,協助農地鬆綁建屋,並配合政府政策,擔當顧問或中介等角色。他說,土瓜灣樂民新村、真善美邨若獲政府撥出啟德地皮安置居民,房協可考慮重建,增加資助房屋單位供應量。/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覓地建屋刻不容緩,房協也來盡一分力!房協主席鄔滿海昨日出席傳媒午宴時,話題亦不離「土地問題」,其中一個新點子,是重置舊邨騰地建屋。鄔滿海稱,房協不少屋邨都面對老化問題,例如九龍城區的真善美村、樂民新村等,都有逾40年歷史,冀能透過重建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但承認現時區內難覓土地建屋重置居民,若政府能夠在啟德發展區撥出土地予房協安置真善美村的居民,有關屋邨就可以重建。鄔滿海指出,舊屋邨現時未有用盡地積比率,重建不但有助改善住戶居住環境,甚至可以增加資助出售單位。
樂於研究助農地鬆綁建屋
另外,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早前指出私人發展商持有不少於1000公頃新界農地,可考慮以新的公私營合作模式,釋放有關用地。
鄔滿海表示,現時發展商持有大量農地,但受限基建配套不足,未必容易通過改劃用途申請,提供的單位數量亦有限,未能地盡其用,若政府能提供基建,並要求發展商撥出部分用地興建資助房屋,則「名正言順」。房協過往有參與公私營合作經驗,樂於參與研究,協助農地鬆綁建屋。
鄔滿海認為,房協可配合政府政策,擔當不同角色,如果發展商自行興建資助出售房屋,房協有興建資助出售房屋經驗,可以提供協助,或者在房屋發售階段,協助篩選合資格申請者及安排揀樓等。
建築師學會支持公私營合作
香港建築師學會本地事務部主席余烽立稱,學會支持公私營合作,善用新界私人農地,政府應成立跨部門辦公室,制定更具透明度的補地價機制、協調基建規劃及統籌各發展商申請。學會建議政府可在提供基建設施後,要求發展商提供一定比例的單位,例如三成單位,用作發展資助房屋。他認為,房協本身有興建資助出售房屋的經驗,亦曾參與公私營合作的混合發展試驗計劃,若願意參與新的公私營合租計劃是好事,關鍵是政府要先制定政策框架,理順改劃農地流程及釋除公眾疑慮。
前地政總署署長劉勵超指出,改劃農地建屋涉及規劃、建屋、售樓三大環節,發展商作為業主,是否改劃用途一定是發展商主導,政府需設立機制甚至提供誘因,鼓勵發展商參與公私營合作計劃,提供資助房屋。形式可以是發展商劃出部分用地交還政府指定機構發展,或發展商完成項目後,抽出部分單位甚至個別樓宇,用作資助出售房屋。若發展資助房屋,房協可以在建屋、售樓等環節擔當一定角色。
至於施政報告提出研究將房協轄下資助房屋免補地價分租,房協行政總裁黃傑龍表示,先導計劃可望今年第四季推出,目前正與運輸及房屋局磋商細節,目標對象是公屋輪候冊上的申請人。房協會制定部分基本租約條款,保障雙方權益,並為租戶留有彈性,允許租戶獲分配公屋後可即時終止租約,租金則由業主及租客自定。有意分租或承租人士需先向房協申請確認資格書,再透過中介協商承租,整體安排與房委會綠表購買未補價居屋的情況類似。房協會在計劃推行半年後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