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改善偏遠10碼頭 遊客賞景易

時間:2018-02-26 03:15:21來源:大公網

  圖:遊客慕名「朝聖」,現時的東平洲公眾碼頭已難負荷

  賞美景先要「泊好碼頭」!香港有不少世界知名的景點如地質公園、海岸公園等,惜位置偏遠兼須靠海路到達,不少遊客望而卻步。土木拓展署選定十個位於新界及離島的碼頭,最快年內展開改善工程研究,提升碼頭設施及容量,包括擴闊至最少有兩個船隻泊位,杜絕「點頭式」泊岸,在鄰近景點的碼頭新增指示牌及資訊地圖,甚至為碼頭加建避雨上蓋,冀方便遊人也便利村民,預期最快2021年起陸續完工。/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撥款11億元改善偏遠地區碼頭設施。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木工程處副處長鄧錦輝接受訪問時表示,工程旨在提升偏遠郊區的碼頭結構安全及改善設施,方便市民往來偏遠郊區的景點,照顧依靠船隻出入的村民及漁民基本需要。當局考慮公共安全、暢達程度、地區訴求、使用量及技術可行性等,選出首階段十個需要改善的碼頭,包括位於北區的荔枝窩碼頭、東平洲公眾碼頭、西貢區滘西村碼頭等。

  設計因地制宜

  「不少碼頭基本上是重建」,土木工程拓展署工程高級工程師張永康指出,不少偏遠地區碼頭過於簡陋細小,而且年代久遠,已不能滿足居民及遊人的基本需要,例如有碼頭無足夠空間供船隻停泊,令船隻只能「點頭式」泊岸,加上碼頭通道狹小,乘客上落不便,亦有碼頭水深不足,潮退時船隻甚至無法泊岸。

  當局初步構思,每個碼頭至少提供兩個可供船隻橫泊的泊位,提升碼頭容量。張永康指,部分碼頭需加闊,個別更要在附近選址重建,解決水深不足、減少生態影響等,「不一定是直,亦可能是L形」。

  至於碼頭是否有上蓋或其他設施,張永康表示碼頭詳細設計已交由顧問展開研究,一有具體方案會再諮詢地區意見,最重要設計需與周邊環境配合,「一定不會將中環的碼頭模式照搬去郊區」。他又說,鄰近景點的碼頭會增加指示牌、資訊地圖等設施。

  11億撥款夠用

  土木工程拓展署工程項目統籌李澤祖稱,每個碼頭改善工程料需時四至五年,南丫島榕樹灣北角碼頭會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設計,料會率先展開工程,最快2021年落成。至於位於世界地質公園範圍內的荔枝窩碼頭及東平洲碼頭,由於需要進行法定環評報告,需時較長。他強調,署方有在敏感水域進行工程的經驗,有信心工程可將生態影響減至最低。

  造價方面,李澤祖說,不同碼頭的造價不一,暫時很難一概而論,以署方新正進行的橋咀碼頭改善工程為例,增加了碼頭水深及改善停泊設施,造價約5000萬,初步評估11億元撥款足夠完成相關工程。署方已委聘顧問就其中八個項目展開技術研究,並已為荔枝窩及東平洲的法定環評進行招標,預料今年中可展開環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