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16年11月7日,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左二)舉行記者會表示,特區政府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11月7日通過的關於香港基本法第104條的解釋。左三為律政司司長袁國強
國務院昨日根據特首的提名和建議,任命鄭若驊為律政司司長,免去袁國強司長的職務。消息傳來,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對於鄭若驊,各界反應出奇的一致,皆認為她無論從資歷、能力、聲望而言,都是這一職務的上佳人選,相信可以帶領特區政府妥善應對未來一系列棘手問題,包括「一地兩檢」及《國歌法》立法等。可以說,此次是深慶得人。另一方面,袁國強的去職受到反對派的攻擊抹黑,這是極其不公道的,袁司長為人正直坦蕩,維護法治不遺餘力,迎難而上,工作成績有目共睹。他的表現,可以說樹下表率,可堪繼任人乃至特區政府其他問責官員學習。
張曉明高度評價三大貢獻
值得關注的是,港澳辦主任張曉明昨日接受訪問,對袁國強給予了罕見的極高的評價,包括指出了他三大工作貢獻:一、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維護香港法治;二、促進香港與內地法律界的交流;三、提升香港區域性法律服務和解決爭議的中心地位。張曉明飽含感情地指出,他和港澳辦、中聯辦的同事們與袁國強之間的工作關係很好,彼此建立了信任和友誼,特別是對袁國強對法治信念的堅守、精深的專業素養、為人的襟懷坦蕩,表示讚賞和佩服。
「對法治信念的堅守」、「精深的專業素養」、「為人的襟懷坦蕩」,這三大評語涵蓋了對袁國強信念、能力、為人品格的極高稱許。如此高的評價,可以說是極其罕見的。實際上,袁國強完全應該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袁國強任內,香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政治事件。第一,大規模的違法「佔中」,到「旺角暴亂」,香港的法治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第二,「港獨」的囂張表現,更是嚴重衝擊香港的憲制地位;最後,香港「一地兩檢」等法律事務亦是前所未有的挑戰。所有這些,袁國強充分表現出了他對法治的堅守信念以及深厚的法律素養,一切依法行事。應當說,香港過去之所以能妥善應對一系列的政治與法律挑戰,與袁國強的努力分不開。
還有一件細節體現了袁國強的擔當精神。此次距去年七月一日只有半年多一點時間,換句話說,按他原意本不會尋求連任,但為了讓「一地兩檢」得到順利推進,他甘願放棄個人的得失,堅持到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後才正式提交辭呈。如非對國家、對香港、對管治團隊有極高的承擔精神,很難如此。
有袁國強如此優秀的法律界人士,誠香港之幸!當然,香港法律界人才輩出,也不乏對國家對香港有巨大承擔之心的人士。當前獲委任的資深大律師鄭若驊便是其中佼佼者。
從履歷上看,她是亞洲國際法律研究院創始成員及前任主席、國際商事仲裁會前任副主席、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前任副主席及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前任主席。2008年,她成為首位出任特許仲裁學會主席的亞洲女性,2011年至2017年擔任香港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暫委/特委法官,現為世界銀行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仲裁員。
長期推動兩地法律合作
這些都是她個人成就及聲望的具體體現,但實際上,鄭若驊還做了許多不太為市民所熟悉的事。包括她長期擔任多個諮詢委員會的主席,如交通諮詢委員會主席、空運牌照局主席,以及長期推動提升香港的法律服務地位,更長期致力於推動香港與內地的法律合作交流,亦在清華大學開設國際仲裁爭端解決的課程,培養內地法律人士。作為一名「大狀」,她大可去「搵真銀」,但她甘願放棄許多時間與機會,用在對香港、對國家有貢獻之處。單憑這一點,就已非許多人所能做到的,也正是令人敬佩之處。不僅如此,在前年所謂的南海「仲裁案」中,她充分發揮了自身法律專業的長處,據理力爭,在國際上為我國的立場發聲,駁斥了許多針對中國的錯誤法律觀點。
事實說明,鄭若驊不論是法律上的資歷、個人的能力,以及法律界的聲望,都足可擔任律政司司長一職。當然,她的「中途接任」,可謂「任重道遠」。市民相信,在她的帶領之下,可以協助特首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尤其是在「一地兩檢」、《國歌法》立法等事務上,充分發揮她的長處及優秀能力,為維護法治作出更有力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