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研究撥款少 持續性不足

時間:2017-12-22 03:15:10來源:大公網

  圖:黎冠峰是LIGO合作組中唯一一位來自香港院校的科學家 受訪者供圖

  香港大部分頂尖研究都在大學內發生,但黎冠峰慨嘆,負責撥款給大學做研究的研資局,每次撥款幾乎「少到對研究一啲影響都沒有。」但教授每年都要花好多時間去寫報告申請,佔去大部分教學和研究的時間。

  LIGO發現重力波用咗20年

  政府投放在科研的資金,影響教資會轄下的研資局撥款。最新的施政報告提出,將研發開支增至本地生產總值的1.5%,黎冠峰認為是一個好開始,但仍大大落後於鄰近地區日本、韓國的3%至4%。

  黎冠峰又說:「LIGO要發現到重力波,都用咗20年時間,美國政府共投資十億美元。」但在香港,不但研究經費少,大部分研究最多只獲資助約三至八年,令研究持續性不足,還要「年年做進度報告、財務報告。」

  在中大工作僅三年的他,又「大呻」大學升遷壓力大,三年後他能否轉「長約」,要視乎他發表的論文數目及對學校的貢獻等,而大學每年成功向研資局申請撥款的研究數目,亦會影響教資會的大學撥款,變相即使研資局撥款影響細,教授都必須花時間申請,「(大學)請咗我返嚟,個目標係想我做研究,想我教書,但拿資助就佔咗我大部分時間!」

  他期望,未來研資局可以增大撥款,提交財政等報告可以減至約兩年報一次,「做研究需要有足夠空間,畀咁大壓力啲教授真係無咩好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