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曾敏捷報道:關注團體及立法會議員普遍歡迎,政府為推動智慧城市落實部分時間表,但關注有些項目推行太慢,建議加快落實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等。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葛珮帆認為,藍圖無說明配合國家「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但發展創新科技不能單靠香港,需利用周邊環境共同合作,政府應加快落實各項建議,並強化公私營合作。她又稱,就智慧出行方面,政府計劃2020年在主要幹線安裝1200個交通探測器,而不是和現有提供實時交通資訊的科技平台合作,民建聯對此有一定保留。
智慧城市聯盟會長楊全盛稱,藍圖列出各措施落實時間,值得欣賞,最大亮點是推出數碼個人身份證認證,有助提升網上交易安全保障,但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直到2019年仍在諮詢階段,實在太慢。他期望政府為開放更多公私營機構數據,定下時間表。
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指,藍圖無提及顧問重點提出的支援共享經濟和開放數據,質疑政府在創新科技太保守,認為香港應發展獨有或其他國家地區未實行的新科技,才能加強創科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