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出現走廊壞電燈、電梯需要清潔、或者公共設施問題的時候,大家通常第一時間打電話給管理處求助。這些生活小節相信大家都習以為常,沒有什麼特別。但當物業管理智能化,甚至是無人化,熟悉的好幫手變成智能App,你是否習慣呢?
早前,將軍澳一新屋苑提出如每座座頭安排保安員當值,便需要加管理費20%,令不少業主感到驚訝。該屋苑管理公司表示,已採取智能中央保安管控系統,並設三重保安裝置,包括屋苑出入口拍卡閘機、外圍閉路電視;地下大堂入口設拍卡系統;以及升降機內設專屬樓層拍卡系統。所有訪客在確認身份後,獲發一張訪客證,然後就可以「過三關」前去專屬樓層。
本港有些私人屋苑的巡邏方式亦有改變。某屋苑的前線保安員獲派手機和使用專屬App,需到指定的巡邏地點「打卡」,完成檢查清單,另可用手機攝錄情況,方便其他部門跟進。
此外,亦有屋苑提供QR Code預先登記服務,住戶在App內寫上到訪日期、姓名後,可向親友發送地址及QR Code,到埗時保安員會以平板電腦掃描,即時推送「訪客已到達」的信息予住戶。
「請人難」亦是物管公司所面對的難題。有顧問研究估計,目前香港有800多間物業管理公司,其中300間為較大型公司,500間為中小型公司。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現時從事地產保養管理服務業的僱員人數約七萬多人,佔香港總就業人數的2%。但如果計及相關的保安及清潔服務,僱員人數超過二十二萬人,佔總就業人數約6%。
隨着人力資源成本每年增加,管理公司如何在維持管理質素及控制營運成本等方面,實在要「扭盡六壬」。
業主和住戶期望管理費增幅要低,管理公司要面對請人難和流失量大,物業管理智能化和無人化似乎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