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仔香葉道非法油站的收據,註明每公升油渣5.2元
「搵食車」司機為省成本光顧非法油站,已成業界「潛規則」,有立法會議員和貨運業代表認為,除了應修例加重罰則,也建議油公司允許營業車司機,在旗下油站半價購買柴油,以封殺非法油站的生存空間。
議員倡油站登記制半價賣
非法油站湧現,源於海關在2003年6月推出俗稱「綠卡」的「自行規管售賣已完稅輕質柴油計劃」,領有「綠卡」的物流、工業或建築公司,可自行安排運油車,在本港油公司油庫,以優惠價購買完稅柴油,供旗下車隊或機械設備自用,惟部分公司乘機轉售牟利,至2008年取消柴油稅,轉售柴油不涉及逃稅,海關無從監管,2011年取消「綠卡」制度,惟油公司仍繼續批發廉價柴油,令非法油站問題持續,業界估計逾八成「搵食車」司機均光顧這些油站。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克勤表示,油公司可考慮在旗下油站設立登記制度,讓持有油卡的營業車司機,以大約半價購買柴油,全面搶奪非法油站生意。
有運輸業界反映,非法油站的柴油售價僅為合法油站大約一半,例如現時非法和合法油站柴油零售價,約每公升5.1元和12.35元(現金入油折扣價10.35元),若取締非法油站,將令運輸成本大增。
促政府正視油價「加快減慢」
代表跨境貨運業的全港司機大聯盟副主席姚貴,也贊同陳的建議,因為油公司既然可在油庫銷售廉價柴油,在油站平售應無問題,假如合法和非法油站的油價相若,相信多數司機基於安全考慮,會選擇合法油站,「非法油站無生意自然倒閉。」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另一委員劉國勳認為,合法油站柴油價格高昂,才令非法油站有生存空間,「政府應針對油價『加快減慢』、市場缺乏競爭做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