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儲存箱有別於迷你倉,由物流人員上門收取儲放箱,再存放於顧客不准進入的倉庫 受訪者供圖
多間迷你箱公司表示,自去年牛頭角大火後,不少人基於消防安全考慮,轉為租用儲存箱,有別於迷你倉,物流人員上門收取,再存放於顧客不准進入的新式工廈倉庫,生意對比去年,升幅近100%。
香港迷你倉總會會長洪家棋表示,香港居住環境狹窄,物件欠足夠空間存放,市場對需求有增無減,惟去年牛頭角大火後,新的消防指引要求多多,包括每500呎的走廊要有2.4米闊,天花離儲存格頂部最少要一米,窗要佔迷你倉總樓面面積6.25%以上等,業界雖已盡量配合改建,惟部分迷你倉位於舊式工廈,客觀因素導致難以作出大改動,加上改建費高昂,由去年中至今,已有逾百間迷你倉結業,預料情況仍會持續。
市民多存放衣服
迷你箱公司「Storage Hub收放自如」市場經理馮藹恩表示,目前累計客戶近1000人,對比去年,生意升幅接近一倍,客人存放物件類型方面,以衣服佔最多,也有人擺放玩具,或家中雜物傢具。另一公司「Boxful寶易存」行政總裁張迅豪也表示,業務按年增長達100%,情況理想,持續增加儲存倉數目。
消防處回覆,雖然法例上並未為「迷你倉」制定標準定義,但不同類型提供貯存服務的行業均有其獨特的貯存倉設計、倉內間隔、規模和營運模式,必須符合各相關政府部門的安全規定;就火警危險而言,需審視倉庫的實際營運情況,進行風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