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租霸一劏七 唐樓慘變「水簾洞」

時間:2017-11-07 03:15:08來源:大公網

  買樓收租,慎防遇上「超級租霸」!有唐樓業主出租單位予「長情租客」,20年後才驚悉單位被分間為七間板間房分租他人,「長情租客」從中取利逾200萬元。業主幾經辛苦收回物業重新裝修,又因原租客沒透露樓上劏房水管爆裂,令單位天花板爛蓉蓉,猶如「水簾洞」,長期滲水更使牆身發霉,門框長出毒菌。有收樓專家透露,「租霸」分間「劏房」已成趨勢,業主須慎選租客。/大公報記者李 殷(文)王 祺(圖)

  「水簾洞」單位位於荃灣二陂坊一幢逾50年唐樓內,實用面積750呎,業主張先生的父親於1994年將單位租予現年約50歲的黃女士,其後沒有加租,業主也因長居外國,未有理會物業,及至2014年返港,才驚悉租客分間單位「租上租」牟利。

  收樓搞足四個月 耗30萬清理還原

  協助收回該物業的新創富國際實業有限公司業務發展總監吳培坤表示,該唐樓因出現漏水問題,業主前往單位了解,發現開門者為不認識的租客,入內發現單位被分間為七間板間房,七戶共用廚房和洗手間,每間房月租約2000元。不在該處居住的黃婦,每月分租收入至少14000元,扣除給業主的租金月袋約一萬元,若以20年計,收入多達240萬元。

  由於黃婦拒絕交回物業和將單位還原,吳培坤獲業主授權展開收樓程序,首先協助入稟控告黃婦。土地審裁處審理案件時,多名板間房租客均稱家境貧困,若遭勒令遷出難覓廉價寓所,將無家可歸。裁判官最終判業主勝訴,業主隨即向執達主任申請收樓。

  收樓程序歷時逾四個月,業主收回單位時卻被大量垃圾及髒亂環境「嚇餐死」,要耗10萬元安排清潔公司清理及拆除板間房,再斥資20萬元重新裝修,合共花費約30萬元。

  原租客隱瞞滲水 新裝修化為烏有

  業主因擔心再墮「租霸」陷阱,當時無急於將物業出租,過了不久便返回外國生活。及至近月,業主提出協助放租單位,吳培坤前往單位視察時,一開門已臭氣熏天,大部分牆身發霉、長出青苔或批盪剝落,天花不斷滴水,地面滿布積水,猶如《西遊記》水簾洞,門框更長出狀似「木耳」的毒菌。

  同幢唐樓住戶透露,涉事單位樓上早已改建為劏房,多年前已因水管爆裂或接駁欠佳,天花板已出現滲水,唯一直沒人維修。原租客黃婦雖知悉事件,但默不作聲,結果累及張的20萬元裝修費泡湯。「這名租霸賺了200多萬元,搬走前還設局陷害業主!」吳培坤補充,由於尚未聯絡到樓上業主,暫未能解決滲水問題。

  「劏房租霸」並不罕見,吳指「租霸」多會物色年老或長居外地的業主,承租單位後再分間板間房出租,一旦發生火災或租客涉及黃賭毒等罪行,業主可能無辜惹上官非。他呼籲,業主或受託人應不時查看單位情況,「例如藉協助租客修理電器時順便視察單位」,也可通過租務託管公司幫忙,出租前也應了解租客背景。

  為協助業主選擇租客,吳將於本月底推出猶如「租霸黑名單」的「租賃信用資料庫」App,付費後可查閱由2003年至今、涉及租務糾紛遭入稟土地審裁處人士的資料,包括姓名、入稟日期和欠租情況等,「15年資料庫內,共有六萬多宗案件,涉及約八萬人,香港『租霸』真不少,要小心提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