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陳卓康報道:香港上市公司不時被揭發造市、隱瞞關連交易、捏造文件等貪污舞弊情況,有廉政公署調查人員形容調查案件搜證難度極高,涉及迂迴匯款及財務工具,與專業人士受查對象「過招」,一宗案件動輒查三、五、七年。因應港交所去年推出的新防貪規則,廉署表示即將開始抽查部分上市公司管治的落實情況。
廉署H組總調查主任劉偉娟接受訪問時形容,上市公司貪污案件手法大多是申請上市或併購重組時,捏造誇大營業額、資產或盈利,或製造虛假利好消息,或在收購活動中隱瞞關連交易。
劉偉娟指出,近年大多數案件需要電腦資料鑑證小組和法證會計組協助,賄款資金流向多迂迴曲折,涉及海外戶口和多種金融衍生工具,亦會「借人頭」利用無關人物戶口過款手法,需時抽絲剝繭。
廉署防貪處總防貪主任胡家駿,廉署已新編製《上市公司防貪系統實務指南》,要求上市公司自行制定符合公司特色的誠信標準,建立監督問責制度和舉報渠道。香港商業道德發展中心副總幹事林淑儀稱,十月起至明年底陸續接觸所有上市公司,介紹廉署的防貪培訓教材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