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王志民:國家發展是港機遇

時間:2017-09-23 03:15:31來源:大公網

  圖:2013年饒宗頤(左四)與林鄭月娥(左三)、王志民(右二)及陳新滋(右一)等一同出席浸大饒宗頤國學院籌款晚會

  新任中聯辦主任王志民一早已與港結緣。在回歸前,他在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了六年;此後在2006年至2015年間再來香港工作,在港兩次時間加起來長達15年,深悉港情。王志民長期負責青年事務,曾就「反國教」、非法「佔中」等事件義正辭嚴地發聲,呼籲年輕人認識國家、珍惜法治。他任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期間,仍十分關注香港青年事務。此次是王志民第三次來港工作,外界普遍認為,熟悉香港及青年事務,有利於他在新的崗位上大有作為。

  與港結緣早在回歸前

  王志民是福建仙遊人,在福建省機關工作多年;除了福建,香港是他工作時間最長的地方。

  王志民與香港結緣早在回歸之前,1992年到1998年期間,他在新華社香港分社任職,負責青年與婦女工作,亦見證了香港回歸祖國的歷程。2006年,王志民再度來港工作,擔任中聯辦副秘書長兼青年工作部部長,至2009年晉升副主任。

  經過多年深耕,王志民對香港的青年工作不僅熟悉,而且極具遠見。2011年,王志民便看出國家機遇對香港青年的重要性,以《十二五規劃與中國的發展道路》為題作主題演講,強調「十二五」規劃是國家戰略機遇期,香港作為和平統一的第一站,更應該有先機及條件去挑戰和分享,而年輕人要思考「應該如何承擔」,要行動、要實施,並將此結合到自己的行業中去。

  像愛護眼睛那樣愛護法治

  面對反對派對香港青年的頻頻誤導,王志民亦秉心直言。2012年7月,反國教風波正盛,王志民堅定地指出,年輕人都有家庭、祖國和民族,推行家庭、歷史及國民教育是很正常的事,市民應支持政府做該做之事。

  2013年,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鼓吹非法「佔中」,王志民在同年九月一個公開場合明確表示,香港正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民主政治發展的關鍵時刻,青少年有責任,去珍惜及維護香港法治和穩定,並反對及防範出現破壞法治的亂象。

  隨着「佔中」在社會上的爭論愈演愈烈,2014年6月,距離「佔中」爆發不到三個月的時候,王志民再度在公開場合,勸喻年輕人,「應該像珍惜愛護自己眼睛那樣,珍惜愛護香港的法治……為了香港這個共同家園,為了商業,為了每個家庭,拒絕『佔中』,拒絕違法。」

  須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2015年4月,王志民調任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仍時刻關心香港青年事務。在接見香港訪京團時,王志民寄語港青,若「融入北京、貢獻祖國」,就需要更多地了解北京、更多地了解國家政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祖國作出貢獻。

  多年的港澳工作,亦使王志民對「一國兩制」有特別深入的認識。在今年「七.一」國家主席習近平蒞港視察後,王志民在《人民日報》撰文;對於有效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的問題,王志民認為,維護「一國」,就要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尊重「兩制」,要以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為基礎。要牢牢把握「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中央授權和監督下的高度自治三個核心要素,全面落實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憲制秩序。他強調,「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基本法權威、利用港澳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都是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不允許的」。

  王志民文末還談及其「老本行」—青年工作,認為須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確保「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並談及包括支持澳門特區政府強化憲法和基本法教育進教材進課堂,支持開展兩地青少年交流和國情教育,鞏固提升澳門青少年的國家認同和民族情懷等「五個支持」。是次王志民第三度來港工作,上述看法或在他日後的工作中繼續體現。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