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9月22日訊 社會服務聯會研究引入貨櫃屋作過渡性房屋,地政總署署長陳松青表示,現時無政策讓機構在短期租約用地興建過渡性房屋,政府短期租約用地亦普遍非住宅用途,落實計劃需有新政策配合,並解決眾多技術問題。
陳松青今日與傳媒茶敘時表示,現時政府的短期租約用地大部分是「政府、機構及社區(GIC)」用地、休憩用地、綠化地及其他指定用途,暫時亦無政策讓機構透過短期租約將非住宅用作房屋發展,如要落實興建臨時房屋計劃,需要有新政策配合,「以往工廈不可以做非工業用途,但工廈活化政策允許部分大廈放寬限制,起過渡性房屋也需要有政策配合」。
他又指出,興建臨時房屋同時需要解決眾多技術問題,例如選址是否有合適的水電煤及交通配套、是否與周邊環境配合等。他強調,地政總署只是守尾門作土地批租,但對於各項解決房屋問題的措施持開放態度,若政府推行新政策,署方會積極配合。
針對非法霸佔官地個案,陳松青透露,地政總署計劃聘退休地政人員或外判商協助處理積壓個案,並試驗無人機拍攝配合執法,曾成功以無人機照片檢控天水圍泥頭山事件相關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