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消防高空拯救隊裝備精進 救人懸於一繩

時間:2017-06-23 13:44:00來源:大公網

 

  

  消防學院模擬高處游繩而下,將企圖跳樓人士(橙衣)送回單位(大公報記者陳卓康攝

  大公網6月23日訊(記者 陳卓康)每當有人企圖跳樓自殺、或在工地吊船、纜車等高位被困,消防處的高空拯救專隊必奉召出動救援。自2011年高空拯救專隊成立後,消防員的高角度救援技術和裝備大幅改進,較回歸前人手「扯大纜」更專業和安全。

  高空拯救專隊約有70人,是消防特種救援隊伍之一,前身是高角度搜救小隊,配備高空拯救頭盔、全身式安全帶;2012年再添置特別手套及安全靴。相比八十年代,只有一條「二百四」繩索,依靠人力將消防員和傷者拉回到安全位置。

  消防總隊目招永祥稱,1990年曾處理一宗貨車撞橋墩事故,有乘客被困40至50米下「條吊揈」,他於縛住自己游繩而下,但中途遭物件纏住,需要其隊友、現消防隊目林振強解救,最終繩端十多名消防員一同拉扯,始將眾人救出生天。

  現今,高空拯救專隊配備最新11毫米繩索,較舊款16毫米繩索輕一半,設自動上鎖下降器,最高可負重3噸,一般最多只會承重250公斤。

  由一條240尺繩索(右一)到全身安全帶(左一),消防高空拯救裝備不斷演進(大公報記者陳卓康攝

  助理院長(技術救援)蔡國忠形容,處理企圖跳樓個案每年相若,但涉及吊船操作員不適個案近年增加,主因是使用量增加所致。他說,隊員對惡劣天氣,強調完成任務最重要是技術、做足訓練和風險評估,以及足夠安全意識。消防處數字顯示,今年首五個月有47宗企圖跳樓案件,2015至2016年共有293宗。未來隨着超高層大廈愈起愈多,高級消防隊長李偉明預計,工作挑戰相應增加,隊伍亦會做足相應準備和風險評估。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