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董建華籲多建房屋減怨氣

時間:2017-06-23 03:15:31來源:大公網

圖:董建華接受《大公報》專訪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首任行政長官、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的名言,最精闢地論述了香港與國家的關係,更顯示出他對「一國兩制」實踐的信心。回歸20年之際,董建華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成功落實符合「初心」,他對此感到驕傲。但董建華指出,香港過去一段時間「爭爭吵吵」,帶來很多損害,未能專心推動經濟發展。他認為,香港要藉着國家發展的勢頭以及自身優勢,抓緊機遇,而房屋土地問題是社會怨氣「最大的根」,須對症下藥解決,有信心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能做好有關工作。

大公報記者 朱晉科 石璐杉

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行,董建華在全球注視下宣誓成為特區第一任行政長官。20年過去了,董建華在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接受本報訪問,暢談香港回歸以來的變遷。

放遠眼光抓緊國家發展機遇

對於香港20年來所取得的成就,董建華表示,「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成功落實符合「初心」,即是香港能夠順利回歸,維持原有的資本主義、生活模式、高度國際化以及法治等核心價值不變。他指出,香港的成功更獲舉世公認,全世界的評級機構以及世界銀行,都認為香港在不同指數的評分做得很好,「如果你看大局和整體,就會看到(「一國兩制」)是很成功,所以我也很驕傲。」

香港回歸後,經濟與內地不斷融合,正如董建華的名言:「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由最初的改革開放,到現時密鑼緊鼓的「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董建華對香港與內地互相配合、共同發展,依然充滿信心。他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視野很廣,中央提出的「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都是着眼於長遠的未來,對香港而言非常重要,港人不應該太短視。他舉例說,香港在法治、專業服務和市場規管方面有優勢,可以在金融、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和大灣區等領域,抓緊國家帶來的巨大機遇,在為國效力的同時促進自身的發展。

而被問到香港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好時,董建華語重心長地說,「我們一路以來,爭爭吵吵的事情太多,不能夠專心去想如何進一步推動經濟,所以有些問題出現了,不單是有些與內地(合作)的機會,我們抓不住,在扶貧方面,房屋方面,我們都處理得不夠好,我們花太多時間爭爭吵吵,政治方面大家爭爭吵吵,有很多應該做的無去做。」

對症下藥助年輕人上流

不過,董建華對香港的前景仍然樂觀。他認為,行政長官梁振英在過去五年「做得相當不錯」,從很多經濟數據,例如GDP和入息中位數去看,香港的經濟發展迅速。他對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工作亦充滿信心:「林鄭女士是一個有能力、有承擔、有經驗和得到香港老百姓和中央信任的特首,相信她一樣是可以發揮得很好,她很多事都是親自處理。」

董建華又形容,房屋土地問題是社會怨氣「最大的根」,亦是「製造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根」,特區政府應盡快處理好,要繼續填海,開拓土地。他強調:「我們要藉着國家發展的勢頭,以及『一國兩制』帶給我們的優勢,很多方面要去做事,這樣年輕人的怨氣少了,房屋多了,年輕人向上流的機會又多了。我們要對症下藥,做多些事,令香港的怨氣不要這麼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