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選中西合璧會徽 平衡立會各方意見

時間:2017-06-22 03:15:09來源:大公網

從選擇讓全體議員都能通過的立法會會徽設計,到處理垃圾徵費平衡各方意見,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自回歸以來,成功解決了不少眾口難調的問題。

1998年,回歸後首屆立法會誕生,陳智思作為保險界議員剛剛上任,就因其藝術專業被賦予一項特殊任務─負責揀選立法會的會徽設計。「藝術是很難找到共識的東西,60人(首屆議員共60人),個個都有意見。」,陳智思找設計師設計的時候,首先在顏色上要求不能太具意識形態,其次則要求設計不能太偏重中式或西式,要盡量中性。後來他在二十多款設計中選中了如今懸掛在立法會大樓上的這一款─「一個『立』字加個『L』字,中西混合體。」他笑言,當時雖然有人批評,但最終還是全票通過,「所以這可能不是最靚的design,但我要找一個可以過到的design。」

2009年至2015年,陳智思擔任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其間在處理垃圾徵費的問題上又當上了「調解員」的角色。「當時要與很多不同的持份者討論,環保團體、市民、清潔公司、物管公司各有意見。

有市民會質疑為何要先徵費,而不是先蓋焚化爐,也有人反對興建焚化爐,或提出擴建堆填區。」但陳智思沒有單單聽從某一方的意見,而是「三管齊下」,源頭減廢、興建焚化爐及擴建堆填區同時進行,「我們成功令所有人都無奈地同意按量收費。」這一役也是他認為平衡各方最成功的案例。

大公報記者 文軒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