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大機械臂造磚或可用製智能傢具

時間:2017-06-21 03:15:24來源:大公網

  圖:每塊磚塊形狀、闊度不同,排列出整個建築外觀形態

  【大公報訊】記者周禮希報道:信和集團與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合作,於九龍奧海城舉行「信和集團機械建築系列」公眾展覽,展覽由「機械人製造技術實驗室」打造不同機械建築結構,展覽至七月四日結束。是次展覽試驗以機械臂按輸入數據製造磚塊,預期未來有可能用於製造「智能傢具」以至建築高樓大廈。

  信和集團執行董事楊光昨日於活動開幕禮致辭,表示自己也是香港大學建築學院畢業生,亦是建築師,所以特意來到活動開幕禮打氣。

  他為港大建築系感到驕傲,很高興見證今次的新科技由大學講師、同學一起努力,相信技術應用將是建築界未來。他透露,在昨日活動中與港大達成共識,將今次展覽再作巡迴展覽,讓更多市民一睹展品。

  製作不經人手 直接輸入數據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Chris Webster表示,感謝楊光、信和集團相信學校的年輕設計師和校方,並給予他們支持。他表示,今次展覽中一個大型的機械建築結構由陶磚及木材建構而成,磚塊每一塊闊度、形狀都不同、獨一無二,木材的切割長度亦不一,建構出吸引的幾何曲線,身處在建築內更令人感受到如身處教堂般的靈性體驗。

  是次展覽由香港大學建築學院HKUrbanLab的「機械人製造技術實驗室」完成,負責人高級講師Christian J Lange透露,實驗室使用機械臂的技術製作出形態獨特磚塊,製作過程不經人手,亦沒有傳統以手繪設計圖的步驟,直接將設計數據輸入機械人製造。他相信這項實驗技術未來將擴闊建築界的可能性,從「智能傢具」至未來建築高樓大廈亦有可能,將來會試驗將技術應用於混凝土、木材、發泡膠等物料。

  Lange說,透過機械人做的工序比3D打印限制少,可造出更大型物品,素材亦不限於塑膠,如今次試驗的陶土烤磚都需要經過一般風乾、加熱的步驟,無法以3D打印完成。

  另外,實驗室亦安排了工作坊,讓十多位同學使用機械人造出小型建築,讓他們接觸機械建築的新範疇,讓他們在建築和設計上發揮創意。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