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朱晉科、許嘉信、孫凌奕、湯淩琰報道:《大公報》報慶115周年,得到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出席恭賀。多位代表都認為,《大公報》是取得香港及內地信息的重要橋樑,期望《大公報》日後可繼續擔此角色,讓讀者更能了解國情、港情。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副召集人盧瑞安表示,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成立後,實力更雄厚,報道更多元化。他認為,年輕人認識國家非常重要,但容易被非主流媒體消息誤導,《大公報》作為主流媒體,應更多報道兩地和世界新聞,幫助年輕人正確認識國家和社會。盧瑞安又指,「一國兩制」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嘗試,20年來在香港成功實踐,碰到一些問題在所難免,相信在國家「一帶一路」的機遇下,香港未來是「陽光大道」。
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霍震寰表示,自己一直透過閱讀《大公報》來增加對國家發展的認識。他又認為,在全球化下,世界各地愈來愈關心和重視中國的發展情況,而《大公報》在向外界傳遞國家發展信息方面起到關鍵作用,他期望《大公報》能夠加強發展完善平台,加快向全球華人傳播新聞資訊。他又認為,香港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香港服務業發展蓬勃,而廣東省以發展現代工業為主,相信粵港兩地具有很大合作空間。
中銀香港信託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亮星表示,自己一直是《大公報》的忠實讀者。他寄語《大公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新媒體方面加強發展,相信《大公報》「有更多的115年在後頭。」
報道內容可靠務實
積金局主席黃友嘉讚揚《大公報》一向公信力高、報道內容可靠而務實,對社會各方的評論亦客觀持平。他認為,目前傳統媒體都面對轉型的挑戰,期望《大公報》能夠善用互聯網,透過發展多元化平台為社會作出更多貢獻。黃友嘉認為,香港回歸20年來的發展,證明「一國兩制」落實得很成功,往後仍要靠大家努力,不斷完善,希望香港能夠把握國家發展所帶來的機遇,搞好經濟,改善民生,建設更美好的社會。
招商局集團董事李引泉說,很高興看到115年以來,《大公報》堅持從國家、民族利益出發,聲張正義,以正視聽,在重大事件上起到引導作用。今年適逢香港回顧20周年,李引泉表示,香港在經濟自由度、金融、人才等方面優勢明顯,並且背靠祖國這個龐大的經濟體,希望香港可以發揮好這些優勢,比過去更加團結、穩定、和諧。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蔡毅希望《大公報》「一紙風行,再創輝煌」。談到對香港回歸20周年的感受,蔡毅說,希望香港能夠政通人和,未來加強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與內地更加緊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