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排隊先啦!」這是香港市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跟隨我們的鏡頭,來看看生活在香港的市民,如何在排隊中度過一天。(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圖:麥鈞傑、文:劉曉宇)
上下地鐵排隊、食飯排隊、買飛(門票)排隊、去洗手間排隊、收銀排隊……甚至入讀幼稚園、買樓,都要排隊填表爭取機會。對於每一位香港市民而言,「排隊」是家常便飯,早已融入血液之中,成為一種文化認同。「排」是香港社會秩序的象徵,凡事講究先後,不盲目爭搶,「隊」則是香港人多資源少的產物。有得排,隊伍往往都不短,一長條叫「人龍」,繞成好幾圈叫「打蛇餅」,這些形象俚語,亦是「排隊文化」的衍生物。有人說,就算隊伍再長,港人都不會「偏離隊形」。
早晨7點:排隊「返工」
香港「上班族」唔易做,早高峰時間段的紅磡巴士站總是排着「長龍」。
「返工」時間長短,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於排隊等巴士的時間。
等巴士的「長龍」一直蔓延到巴士站旁邊的天橋上。
上午9點:抽籤買樓
香港荃灣新樓盤,首輪496伙5月26日開售。當日9時起,有大批準買家陸續到達售樓處,登記等候抽籤買樓,排隊人龍延伸至商場外天橋。截至10時半,已有超過1,400組登記。(圖:彭博)
大批準買家來到新樓盤售樓處登記抽籤買樓。(圖:彭博)
準買家在售樓處外排隊等候。(圖:彭博)
中午1點:外出午餐
中午的銅鑼灣時代廣場,上班族趁午休出街食飯,遊客亦在此時準備打車奔赴下一個購物地點。
營業35年的上環科記咖啡餐廳,招牌豬扒飯全港有名。午市時免不了排隊。但為了避免下午來「插空」卻聽到老闆話「賣晒啦」的尷尬,該排的,還是得排。
除了傳統的香港茶餐廳,這家主打四川口味的餐廳在午市期間也要排隊等上一陣子才能吃得上。
下午2點:乘坐觀光纜車
赴港遊必到景點太平山頂,每日排隊乘坐纜車上山的遊客絡繹不絕。尤其是周末和公共假期,「不排1、2小時的隊,坐不到纜車。」旅遊攻略上如是說。
景點的人龍堪稱香港「國際都市」的縮影。在隊伍中,你能見到來自各個國家、地區,說着各種語言的人們,大家的臉上都寫着同一個問題:「誒,還要排多久?」
山頂纜車現時每列載客120人,預計未來將翻新擴大載客量至200人,但要2020年才能完工。在此之前,遊客仍需要在隊伍中感受香港「標誌景點」的高漲人氣。
下午4點:睇球賽
下午,灣仔休頓球場,「東方龍師」對「南青」的籃球賽即將開始。為求5時開售的入場券,球迷們4時已在球場外等候。
球迷多為年輕人,還有一個鐘,乾脆直接席地而坐,等候開票。
排隊排到悶,睇嚇手機,聽音樂、搵友人傾偈,已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如果排隊時放下手機,同周圍人聊聊天,或許「打蛇餅」也能成為一件樂事?
(香港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