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廢墟攝影挽回集體記憶

時間:2017-06-04 03:15:23來源:大公網

  圖:荒廢後的大宅有幾分悲哀感覺

  廢墟是亟需重建的頹垣敗瓦,還是值得保留的古蹟?香港不少建築物曾繁華一時,但經過歲月洗禮,遭人廢棄遺忘,淪為都市廢墟。近年廢墟攝影(廢攝,URBEX)由外國殺入本港,是一種遊走法律邊緣的攝影潮流,不少愛好者為拍攝廢墟景色,不惜進入私家地或官地,但他們的作品卻引起港人對舊建築的注意,或勾起上一代對舊地的回憶。《大公報》訪問兩名「資深」廢攝愛好者,探討廢攝活動背後一面。廢墟攝影師Sing Chan足跡遍布本港逾百個廢墟,曾舉辦攝影展及出書,認為廢攝可保育舊建築;另一名廢墟攝影師Johnson,早於20年前已踏入廢墟探險,坦言拍下的一張張照片,是為探險及尋求刺激的紀錄。/大公報記者 黃永賢 受訪者提供(圖)

  廢墟攝影師Sing Chan任職平面設計師,五年前行山時意外發現廢棄村落,好奇心驅使下入內探險,發現廢棄村落保留了舊日景色,村民用過的物品亦保留在屋內,荒廢的村隅彷彿重塑昔日的景致,令他深深着迷。自此Sing開始發掘香港,甚至外地的廢墟進行拍攝。他為求捕捉完美的光與影,會多次到訪同一個廢墟。Sing分享說:「第一次入去時,通常影唔到靚相,特別係黃昏時屋內已經無咩光線,所以我會留意坐向,下次再去。」為求拍攝滿意作品,他也會出動航拍機拍攝廢墟全景。

  地點保密 行動神秘

  近年,不少廢墟攝影師經常在社交網站上載作品,但一般都會對拍攝地點保密,令廢攝活動充滿神秘。Sing指部分人會直接在社交網站查詢廢攝地點,他一般不會答覆這類查詢。Sing說:「有啲人比較有誠意,會自己搵個地方喺邊,再問你點樣入去,反正佢哋知道喺邊,我都會答嚇佢哋。」Sing指不願透露拍攝地點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部分地點屬於私人物業,另外則是擔心太多人前往,會對舊建築物造成破壞。他說曾有廢墟愛好者公開在某建築物內拍攝的影片,由於影片較易被人認出拍攝地點,結果被業主發現,雖業主未有追究拍攝者,但將建築物的一名保安人員「炒魷」。自此,他一般只發布相片,絕不會提及地點,以免影響他人。

  Sing認為拍攝廢墟的目的在於保育舊建築,他曾舉辦相片展覽,亦曾出版攝影集展示香港廢墟的一面。政府活化古蹟時,常要諮詢公眾,但部分古蹟人跡罕至,Sing質疑公眾連古蹟的樣貌都不清楚時,如何表達意見。因此,他認為廢墟照片可啟發市民對保育舊建築的意識。廢攝愛好者一般會自律,不帶走現場物品,但有次Sing在一間舊屋拍攝時,發現一張數十年前的電車票,他想起有名收藏家正研究香港電車歷史,於是他帶走該張電車票轉贈那名收藏家,其後電車票曾於收藏家舉辦的展覽中展出,讓公眾尋覓歷史。

  「我從來都係一個人去」

  Johnson屬於「前輩級」廢墟攝影師,1998年開始到廢墟拍攝及探險,性質與廢攝相同,但否認是「廢攝愛好者」。他指:「廢攝係近幾年先有,成班人入去個廢墟攝影,我廿年前就開始去啲廢墟,但我主要目的係探險,影相則係其次。」Johnson不願透露職業,但指因工作關係令他接觸不少廢墟。他解釋「啲廢墟有時會發現屍體,有次因為做嘢入咗個防空洞,入面大到嚇親人,後來先知道係港島最大的防空洞。」獲悉不同廢墟的地點後,Johnson會再去探險,更只會夜晚出動,貪圖氣氛恐怖陰森,亦避免妨礙他人。他自豪地說:「啲廢攝都係成班人去,我從來都係一個人去。」

  Johnson否認有保留舊建築的意圖,但他拍下不少有歷史意義的「文物」,Johnson曾統計自己二十年來去過的廢墟中,逾四分之一已經被清拆。他曾在十多年前進入馬鞍山礦洞時,發現一團用布包裹的物品,打開時原來是當年礦工留下的糧單,於是拍攝下這些糧單作為紀錄。Johnson又因為喜歡戲院內的放映機,曾進入一些棄置的舊戲院內探險及拍攝,其中一個軍營內的戲院令他印象深刻,戲院雖人去樓空,但內裏的大部分設施仍完整地保留。「個軍營戲院當年係畀尼泊爾兵睇戲,就快會拆。」

  花王緬過去 屋主任荒廢

  Johnson亦不願透露拍攝地點,擔心環境會受破壞。他指:「元朗博愛醫院附近有個大宅,十幾年前入去時,牆上仲有啲好靚嘅木雕,年幾前再去,啲木雕已經唔見曬,啲木雕手工咁好,我諗都係畀人偷咗去賣,我見過啲舊屋連神主牌都畀人偷咗。」Johnson說的大宅是元朗坳頭著名的「華蔭廬」,因屋主姓潘又名「潘屋」。潘屋建於1932年,由商人潘君勉興建,當年屬元朗豪宅。潘屋歷史不算久遠,但因為屋主潘君勉交遊廣闊,葉劍英,周恩來,作家郭沫若等知名人物都曾入住潘屋。

  Johnson一年多前再到大宅時,遇到一名曾經在大宅工作的花王在舊宅緬懷過去。他說:「花王話個屋主唔想理間屋,由得間屋荒廢,佢都覺得好可惜。」雖然潘屋屬一級歷史建築,但未有如其他歷史建築物般得到保育,數年前業主曾申請將潘屋改建為骨灰龕場,雖申請不獲批,但娟好的大宅仍只落得被雜草淹沒。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