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5月28日訊 發展局局長馬紹祥今日在網誌撰文指,《水務設施條例》與相關規例第一階段檢討工作完成,當局將於本星期到立法會解釋政策。他強調,政府對食水水質實施嚴格處理和監控,保障飲用水安全,水務署每年會從抽水站抽取約1200個東江水樣本,進行不同水質測試。
馬紹祥在網誌中提到,東江水佔全年食水總量的七成至八成,當局繼早前安排立法會議員到東江流域考察後,數天前再安排議員參觀毗鄰深圳河的木湖抽水站及大埔濾水廠,以讓大眾知道政府為水質安全的數重把關。其中木湖抽水站採用「三層水質監測系統」,嚴密監察東江水水質。
馬紹祥又指,議員在參觀大埔濾水廠時關注「溶氣浮選澄清池」為何會有啡色泡沫,他解釋這是新的濾水技術,將壓縮空氣加入水中至飽和,產生大量氣泡,將水中懸浮物質浮到水面,形成一層「泥毯」,再用活動刮泥板將「泥毯」清走。澄清後的水會在池底經管道送往其他濾水設施,完成濾水程序。此外,濾水廠採用了新的水質監測技術,利用斑馬魚對水中污染物的高靈敏度反應,為水質進行生物監察,當系統偵測到異常變化時,會發出警報及自動抽取水樣本,快速檢測水中的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