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昨日繼續審議《2017撥款條例草案》(預算案),並就議員提出的185項修正案進行表決。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動議把表決鐘響時間由五分鐘減至一分鐘,竟又引起反對派議員口誅筆伐。
李慧琼的動議,原意是加快議案審議程序,185項修正案每項修正案在表決前須響鐘五分鐘計算,響鐘時間需時15小時25分。即使立法會每日開會八小時,單單鳴鐘便耗費近兩個工作天。請注意,這僅僅是鳴鐘時間,還未包括表決和統計投票結果的時間。換言之,議員花兩日時間坐定定聽鐘聲。若減至一分鐘,185項修正案響鐘表決時間,則大幅減少至3小時5分。
本來是一個加快流程的動議,又耗費兩小時才能通過。當中,反對理由千奇百怪,說什麼「哺乳類動物去小便時間為21秒,最多加減13秒,即平均30多秒,如表決鐘響時間縮短,令議員如廁後趕不及洗手是不合情理」;女議員或會不夠時間去洗手間;立法會地下有梯階「仆梯階唔好」;會令人誤會立法會議員只是投票機器。嚴肅的議事廳,變成小學雞鬥嘴班房。
一如民建聯陳恒鑌所言,反對派議員為了「拉布」拖延預算案的通過,「連鑊底嘅汁都撈埋」。
尊貴的立法會議員,每月拿取95180元酬勞,收取每月208550元酬酢及交通津貼,每年又有33150元醫療津貼,四年任期屆滿還有總酬金15%任滿酬金,四年下來無風無險6088136元袋袋平安,今時今日這份「筍工」哪裏找?納稅人花那麼多錢,是希望你們為民生多做實事,而不是為了聽你們在議事廳討論「如廁」問題。
蔡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