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律師會昨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辦「一帶一路法律論壇」,並慶祝該會成立110周年。梁振英(前排中)、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前排右三)及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佟曉玲(前排右二)等出席主禮/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出席「一帶一路法律論壇」時表示,香港是內地和國際企業的理想合作夥伴,特區政府正研究如何加強支援本港法律界,與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則認為,法律界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有助在國際社會上推動法治。/大公報記者 許嘉信
張曉明佟曉玲等出席
香港律師會昨日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辦「一帶一路法律論壇」,並慶祝香港律師會成立110周年。論壇以「一帶一路:連接、融合及協作」為主題。在梁振英、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佟曉玲和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的見證下,律師會會長蘇紹聰還與來自逾22個司法管轄區、共36家法律協會的代表,進行了「香港宣言─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律師相互協作」簽訂儀式。
梁振英致辭時指出,「一帶一路」涵蓋60多個國家共44億人口,佔全球經濟總值逾30%,必然會創造出巨大的機遇。去年內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達到145億美元,隨着貿易、投資和基礎建設的開展,將會有不少法律方面的需求,包括合約談判和管理、糾紛調解等。他認為,隨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投資和基建增加,相關的法律服務需求亦會上升。「香港不會袖手旁觀,讓這些商機流走。」
梁振英表示,「一國兩制」令香港擁有獨特優勢,例如本港的法律服務可透過CEPA進入內地市場,而香港所奉行的法律制度和普通法亦為國際社會所熟悉;加上本港人才具備兩文三語溝通能力及國際網絡,相信香港能夠成為提供法律服務的內地和國際公司的理想合作夥伴。
政府研助業界支援大灣區
梁振英又提到,上月率領特區政府官員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考察,對其高速發展印象深刻。粵港澳大灣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區內11個城市總人口超過6600萬,而在法律服務方面,香港在區內城市中最為優秀,特區政府將協助法律界人士為大灣區企業提供法律支援服務。他上月曾與香港律師會會面,研究如何加強支援本港法律界專業人士,與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
袁國強致辭時則形容,「一帶一路」的成功有賴不同法律區域合作,而國家之間的商業活動也會增加專業服務的需求。他強調,香港法律界參與「一帶一路」項目不單能促進貿易往來和拓展商機,亦能夠透過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法律服務,建立跨國法律秩序,從而在國際上推動法治,促進人類進步。
蘇紹聰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良好的法律制度、具信譽的司法機構,以及擁有不少法律、金融、資訊科技等領域的專業人士等優勢,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外界認同。他相信,「一帶一路」沿線經濟體未來對法律服務的需求將會非常龐大,香港的法律界人士能夠從中提供支援。他預期「一帶一路」將對未來幾個世紀的法律服務市場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呼籲業界人士積極參與其中。
而在昨午舉辦的論壇上,與會人士分別就雙邊及多邊貿易合作的機遇與挑戰、國際貿易專屬電子工具,以及跨境貿易爭議及解決方案三項議題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