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蘇曜華稱,若小童出現輕微不適可通過非藥物方式處理\大公報記者張琪攝
【大公報訊】記者張琪報道:香港「怪獸家長」絕不浪得虛名,不少家長一旦發現子女出現小病小痛隨即前往急症室求診!惟有調查顯示,港孩身體並不「孱弱」,平均每年生病五次,美國小孩則平均一年六至十次傷風。有藥劑師建議家長,使用非藥物方式處理鼻塞、咳嗽等輕微症狀,如鹽水洗鼻,及食用蜜糖等。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上月進行「港孩小病小童與家長求醫態度」調查,訪問304名家長。調查發現,咳嗽、流鼻水、鼻塞,及發燒是港孩最常見的不適徵狀,每次不適狀態平均維持四日,平均每年生病五次,而美國小孩平均一年患上六至十次傷風。不過,有89%受訪家長仍覺得現在細菌和病毒殺傷力較強,小朋友一旦出現不適,需吃藥才可痊愈。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管理委員會成員註冊藥劑師蘇曜華稱,小朋友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在學校與其他人緊密接觸較多,容易有「病從口入」的小動作,如食手指,故不適狀況較成人多。
輕微不適未必要吃藥
惟不少家長並不認同「小病是福」,他透露,曾有家長帶三、四歲的小童前往急症室求診,但該小童當時狀況並無大礙,「小朋友可以喺度行嚟行去,喺屋企休息下好過嘥幾個鐘睇醫生」。不過,若兩歲以下的小童出現病徵便應即時求診;兩歲以上小孩可在病徵持續出現一周左右才前往求診。
蘇曜華又稱,若小童出現輕微不適可通過非藥物方式處理,可避免小童抗拒吃藥的狀況。他舉例,小童常見的流鼻水、鼻塞等症狀可透過洗鼻鹽水紓緩不適;咳嗽則可以透過食用蜜糖紓緩上呼吸道感染造成的咳嗽不適,及改善孩子睡眠質量。不過,家長不應給一歲以下小孩服用野生蜜糖,因為1歲以下小朋友免疫系統未發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