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4月25日訊 政府擬申請205.6億元撥款進行東涌新市鎮擴展填海及前期工程,多名立法會議員促請政府增加新發展區公營房屋比例,並優先解決交通配套。發展局長馬紹祥稱,發展需平衡私營房屋需要,如果日後有需要改變比例,會作出配合。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今日下午開會討論東涌新市鎮擴展130公頃填海及前期工程撥款,多名議員對發展計劃有保留。經民聯石禮謙支持發展,但指出現時公屋輪候冊大排長龍,社會怨氣大,建議將公私營房屋「六四比」調整至各佔一半。朱凱迪指出,按照當局目前規劃,東涌西河谷逾八成土地將劃作私樓用途,做法並不恰當。
民建聯周浩鼎關注,填海區首批居民將於2023年入伙,但東涌東鐵路站最快要2026年才落成,擔心交通無法應付。工聯會麥美娟則關注,新規劃下商業用地能否提供足夠機會予區內居民就業,以及會否劃分區域用作進一步發展體育運動,包括龍舟等。
發展局局長馬紹祥指出,土地分配是按房策會建議的公私營房屋「六四比」去訂定,強調需平衡需求,但日後有需要改變比例,會作出配合。他又說,未來因擴展東涌而帶來的就業機會將相當足夠。至於水上活動中心的長遠用途,項目位於東涌北面最後位置,發展需時,未來會與各持份者商討最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