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岑智明預期,當本港海平面再上升一米,低窪地區有機會水浸 大公報記者趙凱瑩攝
【大公報訊】記者趙凱瑩報道:氣候變化影響本港天氣,天文台台長岑智明預期,本港海平面將於本世紀末上升一米,一旦潮漲,即使無颱風,鯉魚門及大澳等低窪地區亦有機會水浸。而受全球暖化影響,預料本港氣溫於世紀末提高3.5度,意味香港有機會再無冬天。
由香港氣候變化論壇主辦的第四屆國際氣候變化會議,昨日起一連兩日在香港舉行,並以「巴黎協定後續:坐言起行」為主題,邀請近20位學者、政府官員及專家主持近20個演說及專題小組討論。署理環境局局長陸恭蕙致辭時稱,政府已成立內部氣候變化工作小組,希望檢討現有的基建設施,以及更新基建設計標準,例如研究於九龍觀塘安達臣道石礦場部分位置進行太陽能發電等,以應付氣候變化對香港的影響。
天文台台長岑智明於演說中表示,目前南極及北極的海冰範圍持續減少,情況令人憂慮,他指出,目前本港的海平面於潮漲時約為2.5米,若溫室氣體濃度持續增加,估計本港的海平面將於2091至2100年再上升一米,屆時九龍鯉魚門及大嶼山大澳等低窪地區將面臨水浸,如不幸遇上風暴潮,將威脅市民生命,提醒市民不要忽視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坊間近年有不少聲音指香港的冬天將會消失,岑智明坦言絕對有機會發生。他預計,至2091至2100年,本港全年平均氣溫將較1986至2005年提高攝氏1.5至3.5度,屆時寒冷天氣警告日數可能只剩一日,甚至沒有,情況與沒有冬天無異,而未來的極端溫暖潮濕天氣將增加,炎熱日子只會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