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令人窒息的《一九八四》

時間:2017-04-12 03:15:29來源:大公網

  圖:閱讀《一九八四》頗為費腦/網上圖片

  最近閱讀了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政治寓言小說《一九八四》,這部作品閱讀過程中頗為費腦,閱讀完畢,一股莫名的寒意油然而生。

  作者在作品中虛構了一個處於永久戰爭狀態的極權時代,整個世界格局被劃分為三個超級大國:大洋國、歐亞國、東亞國。書中主人公溫斯特,一名任職於大洋國真理部的外圍黨員,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斷篡改大洋國當下和過去報紙中的新聞、歷史,好讓一切歷史事件契合大洋國政黨的發展,也應徵大洋國黨的最高階層各種有遠見的政治預言的精準性和決策的正確性。而在這樣日復一日地篡改中,溫斯特漸漸對黨的最高領袖——「老大哥」及其核心黨員產生懷疑,並與另一位外圍黨員朱莉亞產生感情,兩人鋌而走險淪為「思想犯」,最後被黨組織思想改造成為「思想純潔」的黨員。

  接觸經過篡改的歷史

  假如我們現在接觸到、閱讀到的歷史,一切都是經過篡改,我們如何知道過去發生的一切哪些是真相,哪些是假相?而當下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在未來歷史記載中是否會原原本本完全真實呈現?一個孩童如果從年幼時就經過父母、周圍人、社會告知他一些所謂這個世界的真相,不論這真相是否屬實,長大後他心中的「真相」就是這些。

  這與另一本暢銷書《人類簡史》中作者的觀點異曲同工,人們永遠只會相信他已經相信的事物,且相信他所相信的事物就是客觀真實存在。

  作品中的大洋國社會,令人窒息和壓抑,大洋國精神領袖人物——老大哥,在黨機構戒備森嚴的層層制度鎮壓下,無孔不入地滲透到普通民眾生活中:人民(包括外圍黨員)物質生活貧乏,精神生活上毫無個人私隱,每個人的所有日常生活都被無處不在的電幕(外觀電視機屏幕)監視着;身邊的人隨時可能告發你,小孩也被洗腦訓練成不斷揭發父母和鄰居的小惡魔;每周各種各樣的思想活動,禁錮着人們的頭腦,甚至連臉部細微的表情都會受到監視……

  壓抑監視人性慾望

  對人性的所有慾望的壓抑和監視,讓民眾完全喪失懷疑和反抗精神,所有的精神力量都統統指向對老大哥和黨的絕對崇拜。大洋國政治標語「戰爭即和平,奴役即自由,無知即力量」,更是將這一荒謬的社會形態呈現在讀者面前。這樣形象的描述,在閱讀中總會讓我不自覺的聯想到我國「文革」時期,那是一個我也僅僅只能通過作品、歷史記載來了解的時代,同樣的精神禁錮,同樣的政治窒息,同樣的人人提心吊膽無法信任身邊人。而如同小說中,當一代代的監視和禁錮已成為常態,新一代人對思想限制本身已毫無概念,自顧自生活在這樣環境中,對周遭的一切渾然不知,認為世界一直以來就是如此,這是閱讀時最令人不寒而慄之處。

  二戰時的希特勒,也曾在歐洲大陸銷毀各種人文著作、畫作、歷史作品,企圖抹掉過往歷史,建立一個由他定義的新時代。如果當時他成功了,今天的世界,將會是怎樣?我想必也不能如此自由的閱讀此書,以及寫下此文。

  主人公溫斯特在每日重複撰改歷史工作中,模糊覺得一切都和他所處的現實不合邏輯。而他必須在無處不在的監視中,小心藏匿自己的思想,只能通過在端坐在屋子書桌一角監視器看不到的角落,以寫日記的方式梳理和記錄自己的想法。

  溫斯特十分明白,自己所處的大洋國真相是:真理部製造謊言,和平部製造戰爭,富裕部製造饑荒。「真理存在於普通普羅大眾間」,他在心中大聲疾呼,他相信民眾凝聚起來的力量。作者顯然借助主人公之口,道出他的政治觀點。

  諷刺極權統治

  和朱莉亞的相戀,在兩人秘密幽會的閣樓上相擁入睡,才讓溫斯特擁有一絲作為人類純粹活着的感覺。而作品最後,溫斯特僅有的身為人類的感覺,也在思想警察監視介入,拷打洗腦後蕩然無存,徹底變成一具歸順和擁護國家政治的行屍走肉。

  作品深刻表達了對極權統治的諷刺,也為世人敲響着警鐘,歷史可能重演,未來社會不一定一直都在進步,反而可能倒退;極權和專制不是只存在歷史記載、文學作品中的場景,某些地區極端極權一直存在着,甚至在悄悄蔓延。如果不積極捍衛民主社會,《一九八四》裏描繪的世界,也許就會發生在未來。

  覃白璐 香港尚青文社副社長,簡書作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