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奮進」創始人之一的觀塘警區指揮官史勿輝(中)即將退休,他希望,「奮進」的理念能夠一直傳承下去\大公報記者陳卓康攝
國際七人欖球賽昨日閉幕,近日在港掀起欖球熱潮。原來警隊內不乏欖球好手,一班警官過去20年於公餘時間舉辦「奮進」行動,義務向被警司警誡的青少年教授拳擊、欖球、舞蹈等運動,以運動助邊青脫離「廢青」行列。昔日愛頂撞老師的頑皮男童加入「奮進」欖球隊後脫胎換骨,受警察義工的教導和團隊精神打動發奮向上,最終成為警隊一分子。\大公報記者 陳卓康
成為機動部隊一員
現年24歲的梁景安(Andy),坦言學生時期「好曳」,句句頂撞老師,「覺得佢(老師)完全都唔啱」,更試過逃學、打架,終日流連街頭,與壞朋友為伍,約八年前就讀中一時被訓導主任轉介加入「奮進」欖球隊。他自言以前性格較自我,對警察印象「驚驚哋」,練波時學懂團隊默契的重要性,加上與警察隊友接觸後對警隊工作產生興趣,終於2014年成功投考,現時駐守西九龍機動部隊。他說,巡邏期間見到街邊年輕人會「睇到自己嘅影子」,但笑言「好難走埋去問佢打唔打Rugby」。
與梁景安同齡的「奮進」欖球隊友麥季東(Monkey),同是警隊同事,兩人可謂「不打不相識」,麥笑言與梁景安不時打法意見不合,經常拗氣,但不會「郁手郁腳」。麥透露,少年時就讀黃大仙區某學校,流連網吧打機,中學時偕同窗加入「奮進」,小學曾打欖球的他選擇了欖球。他說,自小受電影耳濡目染,認為警察態度囂張,愛「擺款」,印象不太正面,接觸很多警察後使他改觀,「原來大家都係普通人」。麥受訪時駐守牛頭角警署,本月將進入機動部隊受訓。
「奮進行動(Operation BREAKTHROUGH)」成立於1996年,當時屯門區童黨問題嚴重,組織成立後接收經警司警誡計劃或社工轉介的12至17歲邊青,由警官及專業教練教授體育運動,防止低收入或新移民家庭少年誤入歧途,培養成為有責任及思想積極的成年人,由初期只提供拳擊一種運動,發展至今欖球、足球、籃球、帆船、排球、田徑、醒獅、龍舟等12種運動。
「幫到一個得一個」
「奮進」創始人之一、本身是拳擊愛好者的觀塘警區指揮官史勿輝坦言,轉介到「奮進」的孩子本身性格對抗權威,不喜歡警察是必然,要花較長時間及耐性取得他們的信任,雖然堅持到底的少年只有約兩成,不少因學業或家庭等原因中途退出,但他們從來抱着「幫到一個得一個」的心。史勿輝說,「奮進」完全由警官於私人時間義教,每月開支亦要15萬元,幸得商界贊助,即將退休的他希望,「奮進」的理念一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