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八號風球分四方向有段故

時間:2017-04-09 03:15:15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趙凱瑩報道:現有的颱風信號由1973年沿用至今,但為何止有八號風球要分四個方向?天文台台長岑智明於天文台「氣象冷知識」短片中解釋,由於香港地形複雜,風向不同,對於颱風的影響力亦會不同,所以有標明必要。

  適逢今年數字颱風信號100周年,天文台特意製作「氣象冷知識」颱風專輯系列短片,首集講解過去100年的颱風信號演變過程。其中提及1931年使用的颱風信號,共分為一至十號,但原來當中的五至八號風球,分別並不在於風力,而是反映颱風從哪個方向吹襲香港,五號風球代表西北、六號代表西南、七號代表東北,八號代表東南,而四個風球的風力都相當於現時的八號烈風信號。當年不少市民都被誤導,以為數字下降等於風力減少,所以在1973年就改為現有的四種八號風球。

  事實上,信號系統曾經歷多次變更,岑智明在短片中指出,100年前仍未有數字警告,天文台需透過風炮提醒公眾,直至1917年才開始使用數字信號,當時分為一至七號風球,其中一號風球相當於現時的戒備信號,二至五號風球則等於現時的八號風球,六號及七號風球則相當於今天的九號及十號風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