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鄧偉雄為本報記者介紹饒公作品」大公報記者謝敏嫻攝
【大公報訊】記者湯艾加、謝敏嫻報道:「西泠印社創社四君子暨歷任社長書畫篆刻作品展」展出西泠印社創社四君子,以及歷任社長的書法、繪畫、篆刻印章及印稿等作品共105件,其中76件作品為西泠印社的歷年珍藏。西泠印社自百多年前由浙派篆刻家丁輔之、王福庵、吳隱、葉為銘創建以來,精英雲集、名家輩出,現為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團。歷任社長有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啟功以及饒宗頤。
據悉,該次展覽是西泠印社在香港的首次官方活動,現場多幅吳昌碩的書畫以及多件篆刻精品,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吳昌碩作為金石大家藝術造詣;而在展廳左面展示創社四君子的的書畫、篆刻等作品,鮮活地展示了早期「金石派」的古拙之美。
饒公自從擔任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以來一直促成此事。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對外交流處處長蔣餘鷹說道:「創社百年的西泠印社一直是杭州的城市名片,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便是西泠印社的纂刻藝術;纂刻亦是中國文化的標誌,這次展覽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促進內地與香港的傳統文化交流,蔣餘鷹講述西泠印社將與集古齋聯合辦學,包括西泠學堂在香港落戶和一系列纂刻藝術的講座及培訓。他認為這些活動必定促進兩地傳統文化愛好者的交流,多交流才會達到心相通。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副館長鄧偉雄向記者介紹,今次展出饒公的17幅作品,創作年份橫跨逾50年,其中《金石荷樣長樂安康》為饒公上世紀60年代的作品。該作品是饒公以咸豐年代的拓本為基礎再畫上「饒荷」。鄧偉雄解釋:「作品中的拓本並非傳統的平拓,而是失傳已久的『圓拓』;這種技術可以將拓本立體化,在晚清時期,在拓本上畫畫是十分流行。」饒公常用金、銀色表現荷花,獨具一格,他從佛經、道教中獲取靈感,創作出心底的荷花,而非肉眼所見的固有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