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閣麟街保育磚牆研究 料半年有結果

時間:2017-03-14 03:15:22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曾敏捷報道:市區重建局擬原址保育中環閣麟街「背靠背」唐樓群磚石遺址,保留長約20米的兩個地段,並改建部分遺址作博物館,展示百年前香港華人社會史。市建局稱,新方案能否落實取決擬議保留的磚石結構是否安全穩固,當局已聘請專家進行研究,預計最快半年後有結果。

  市建局嘉咸街重建範圍內的磚石遺址,毗鄰中環至半山扶手電梯,橫跨當年閣麟街及吉士笠街五個民房地段,市建局昨日進一步披露新保育方案的建議,原址保育改動較少、靠近威靈頓街兩個地段約20米磚牆;中間的地段將改建為閣麟街至新公共空間的行人通道,保留當時一個地段闊約15呎空間,讓市民走過時感受昔日「背對背」唐樓的空間闊窄。

  至於破壞最嚴重、靠近祥興商業大廈的兩個地段,改建為半開放式的歷史展示館,展示「磚石構件」背後的故事,如中環嘉咸街一帶的發展。市建局又計劃在遺址附近的公共空間,加入其他裝置藝術,呈現昔日的地段模樣,形成一個三維博物館(walking museum)。

  關注組促增留一地段

  市建局規劃及設計總經理區俊豪解釋,磚牆現時安全系數低於土力結構標準,原址保留全長34米的磚牆,技術上不可行,故此建議保留結構完整的20米,並改建磚牆有不同程度混凝土覆蓋的其中三個地段。

  一直跟進事件的中西區關注組發言人羅雅寧稱,贊成市建局原址保留及設計三維博物館的方案,但指擬改為行人通道的第三個地段的磚牆相對完整,保留了青磚樑托,更有力反映建築特色,冀考慮原址保留該磚牆。

  另外,一級歷史建築屯門青山紅樓面臨強拆,古物諮詢委員會上周四通過將其列為暫定古蹟後,政府昨日刊憲,宣布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第53章),把紅樓列為暫定古蹟,有效期為12月,其間除非取得古物事務監督(發展局局長)批准,否則不得對紅樓進行任何建造、拆卸、移走等工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