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戲院光輝歲月的代表,陸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結業。圖左右分別為太平戲院、利舞台戲院 資料圖片
電影迷喜訊!政府為促進本港電影業發展,計劃在啟德及沙田兩幅將出售的商業用地,在地契規定需設立戲院,並訂明最少座位數目,以及限制業權人在戲院營運首七年內不得修訂土地用途。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稱,戲院選址會考慮餐飲等其他配套。戲院商會及電影業界歡迎新措施,但有測量師預料,若賣地條款要求必須興建電影院,發展商投地將更審慎。
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行政長官梁振英先後於2015年及2016年的《施政報告》宣布,研究在土地出售和規劃上促進電影院發展。經過兩年研究,商經局昨日宣布,已物色到兩幅計劃出售的商業用地,分別位於啟德及沙田,土地契約將加入條款,規定設有一訂座位數目的戲院。投得地段的人士,日後若申請將戲院部分,修改土地用途或減少戲院座位,都要經商經局同意,並需補地價,但政府表明,戲院營運的首七年,不考慮任何修改土地契約的申請。
商會電影業界紛表歡迎
蘇錦樑昨日稱,啟德及沙田用地預計可於未來幾年推出市場,考慮到電影院和文化及娛樂設施可產生協同效應,當局亦會研究在啟德發展區旅遊中樞及西九文化區,預留地方興建電影院的可行性。由於業界建議戲院需有配套,例如餐飲及購物等,所以有關計劃在新發展區用地推行,但由於設戲院賣地條款只是初步計劃,暫未能講明有關電影院需有座位的數目。他又說,電影院近年發展快,全港18區中,17區已有電影院,當局出售用地時會考慮屆時的需求。
香港影業協會理事長洪祖星歡迎政府新措施,認為可支援本港電影業發展。他指現時不少院線較多場次放映外國電影,增建戲院有助推動播放本地製作。香港戲院商會副會長鮑文範對政府順應民意表示歡迎,他希望18區均有戲院。寰亞洲立集團榮譽主席黎筱娉致力推動「區區有戲院」,她歡迎政府在賣地條款規定設立戲院,期望新措施擴至更多地方。洲立影藝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寶珠稱,新措施是鼓舞消息,認為政府物色到的兩個選址均合適發展戲院。
測量師料發展商投地審慎
不過,測量師學會產業測量組義務司庫溫偉明稱,若賣地條款要求必須興建電影院,地價會「打折扣」,因發展商須承擔發展受限、市民對電影院供求有變的風險。他認為限制首七年不能申請改用途的規定「唔算太辣」,「有地盤要求起公廁添,規劃有時是要平衡不同需要」。根據現行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商業運作的「戲院」被列為「零售項目」,並不在「藝術場地」的範疇,由於戲院佔用面積大,租金回報卻未必比得上其他零售設施,商場業主未必願意出租給戲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