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國家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時間:2017-03-06 03:15:27來源:大公網

  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首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二○一七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百分之六點五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新華社

  從衛星地圖所拍攝的夜景照片上看,世界上有幾條燦如星河的燈光帶,一處是紐約灣區、一處是洛杉磯─三藩市灣區,一處是東京灣區,還有一處就是粵港澳大灣區。李克強總理昨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政府「正在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這意味着議論多年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設想已被列入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層面。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對此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規劃具現實意義,香港應珍惜「國家預留座位」的機遇。\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 李望賢 許嘉信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涉港部分有兩處是往年沒有的,一是明確宣示「『港獨』是沒有出路的」,二是釋出了「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重大信息。一政一經,雙雙切入香港目前最重要的關鍵問題,自然引發出各界的強烈反響。

  特首:香港應珍惜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包括「二區九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規劃具現實意義,「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無論是人口規模還是經濟規模,都等於歐洲一個中型或者大型國家的規模,香港和廣東一直以來,尤其在改革開放之後合作的效果非常好,所以我們應該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梁振英還引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4日出席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議時的發言:「全世界都想搭上中國的發展列車,而在『一國兩制』下,港澳與國家是『一家人』,更有條件搭上這趟快車。別人要排隊買票,港澳不用,國家還給你預留座位」。梁振英認為,香港應該珍惜機遇,特別是近年深圳的經濟總量快要趕上和超過香港,而香港社會泛政治化,阻礙經濟發展,值得社會思考。

  切莫錯過國家發展快車

  粵港澳大灣區的設想,早在2009年已經有人提起,近年廣東、深圳在制定「十三五」規劃時,明確把「攜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提法寫進了規劃。然而,「粵港澳大灣區」一直停留在概念上,三地並未能真正合力推動展開其藍圖,落到實地。究其原因,與內地政治、社會制度的隔閡和經濟發展路向的差異,使香港長期以來停留在自以為善、不作他求的心境裏,多多少少阻礙着三地經濟進一步深度融合。近年香港社會政治趨於極化,「港獨」激進思潮借機泛起,撕裂社會,更是對兩地關係造成了莫大損害。

  深圳河的北邊,深圳、廣州等珠三角城市的發展步伐卻是越來越快。深圳、廣州2016年GDP分別為19610億元(人民幣,下同)、19493億元,已迫近香港。如果香港繼續自外於珠三角城市群的崛起,熱衷於泛政治化的扯皮中,徒然是蹉跎歲月。

  越來越多的香港有識之士希望香港搭上內地發展的快車,開創新的機遇。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認為,香港要發展經濟,除了要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亦要融入大灣區發展計劃。他指,基建方面,若高鐵能夠實施「一地兩檢」,將有助粵港澳三地無縫對接,構建「一小時生活圈」,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達至互利共贏。

  在這個時候,中央政府把「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規劃」提上國家經濟發展策略的層面,對香港既是激勵,也是鞭策。香港是時候正確認識自己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定位,更主動地融入與珠三角區域共同發展的大藍圖中了。

  區域合力形成競爭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市委書記許勤回應本報記者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採訪時指出,按照總理報告的說法,國家正在編製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來共同推動該區域的發展,特別是在全球經濟版圖位置上,進一步加強該區域的合力、形成競爭優勢。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王庭聰認為,今次所提出大灣區概念更是將經濟合作提升到新的層次,事實上粵港澳區域的經濟往來頻繁,不僅推動如金融、物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更將人才聚集在這些區域,打造成大灣區,就可將這個城市群的影響力擴展至整個珠三角。

  對於有人擔心港澳的地位會否因此而下降,王庭聰說,打造大灣區是共同發展、互聯互補的,每個城市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取代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