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外儲「破三萬億」仍充裕

時間:2017-02-08 03:15:25來源:大公網

  中國外匯儲備連降七個月並跌穿三萬億美元關口。上月環比再降123億美元至29982億美元規模,創2011年二月來新低。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在複雜多變的內外部經濟金融環境下,儲備規模上下波動屬正常,毋須特別看重所謂的「整數關口」,強調目前內地外匯儲備仍是全球最高水平,外匯儲備規模充裕。隨着內地經濟增長動能逐步增強,跨境資金流動會趨向平衡。專家預計,跨境資金流出放緩,未來外儲變動或繼續縮小。\大公報記者倪巍晨、海巖

  內地一月外匯儲備降幅較市場預期大,市場此前估計當月末外匯儲備餘額仍會站在三萬億美元以上。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分析外儲下降原因稱,當月,中國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同時春節的季節性因素居民、企業帶來了相應用匯需求。有關負責人續表示,外匯儲備多元化資金的運用和收回也對外匯儲備規模有一定的影響。

  研究員:二萬億已夠

  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指出,上月美元指數下跌2.75%,匯率損益因素拉動外儲增加213億元,非匯兌損益部分外儲實際下降336億元,一月中國資本外流情況已出現向好趨勢。國泰君安高級宏觀分析師熊義明估算,剔除估值效應,一月外匯流出370億美元左右,非美元貨幣升值的估值效應造成外儲增加約240至270億美元。

  上述外匯管理局負責人引述的數據顯示,一月分外匯儲備規模較去年同期少降了872億美元,較去年12月減幅收窄了288億美元。剔除掉匯率重估因素以後,外匯儲備規模的同比和環比降幅也是明顯縮窄的,反映內地跨境資金流出已較前一時期有所放緩。

  上述外匯管理局負責人並稱,無論從絕對規模看,還是用其他各種充足性指標進行衡量,內地外匯儲備規模都是充裕的,毋須特別看重所謂的「整數關口」。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指出,內地二萬億美元外儲便已足夠。李慧勇直言,目前中國外儲距1.5至2.5萬億美元的合理規模仍有一定空間。

  外匯管理局相信,內地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經常項目保持順差、財政狀況較好、金融體系穩健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這些有利因素都將繼續支持人民幣成為穩定的強勢貨幣,也將促進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

  上半年「震盪企穩」為主

  蘇寧金研院研究員石大龍預計,次季度中國外儲規模或會有一定程度的回升,同時延續強勢穩定格局。李慧勇綜合現時中國經濟形勢,以及美聯儲升息節奏判斷,今年上半年中國外儲將以「震盪企穩」為主,外儲壓力將在下半年顯現。

  此外,在外匯儲備跌破三萬億美元水平後,市場料官方「寬進嚴出」的外匯管控措施將進一步加強。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則指出,該行估計中國出口商至少有超過1.1萬億美元貿易收入滯留海外,若外匯壓力進一步加大,政府可能會敦促這些企業尤其是國企進行結匯,增加外匯流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