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一月九日)分享了資優的初探,今回不如讓我分享一個資優生的故事,看看這一幕會否似曾相識。
郭滿玲 香港科技大學資優教育發展中心前助理總監,現活躍於資優教育發展的工作
初遇到這一個資優女孩,溫文有禮,稚氣的臉上卻帶着倔強的眼神。那年她只是中二,不過已經跳班兩次。故此她原是一個小學生,但臉上卻找不到活潑快樂的表情,或是跳蹦蹦的動態,反之是出奇的成熟及淡然。
那日,她的媽媽帶她來到我的跟前。她默默地看着我,像有點無奈,又像有點需要幫忙的眼神,全神貫注地看着我。她的媽媽不由分說地開始告訴我:「我的女兒是資優的,真的令我費盡心神!」「你知嗎……她在看的書,都是很深奧的,哲理呀,醫學呀,科學呀……你說她是否在浪費時間?浪費天資?這樣下去,對她亦沒有什麼幫助。你幫忙幫忙一下說服她。」當她媽媽想繼續說的時候,我轉了頭,看了一下小女孩,她一臉煩厭的表情。她的媽媽卻不以為意,可能已是慣常的溝通方法。
她的媽媽說:「我曾與她一起參加大學醫學系的入學簡介會,當時教授問了一個醫學問題,全場鴉雀無聲,只有我女兒懂得回答,教授也目定口呆,你說她要不要再跳班?或是找找大學教授幫忙她一下。」那女孩終於按捺不住,瞥了她媽媽一眼,她的媽媽憤怒起來,隨即說:「她就是這樣。」小女孩想哭了。這時,我輕輕地轉換一下氣氛,問問小女孩:「似乎你有很多喜歡學的,你最有興趣的是什麼?」小女孩想也不用想,稚氣的對着我說:「喜歡的很多,醫學解剖化學偵探查案,樣樣都喜歡,真的讓我很着迷,很有趣很有趣。不過『她』常常說浪費時間。」小女孩看着我,手指着媽媽。
她的媽媽只顧問我:「你看,是否可以試試找大學教授幫忙帶她一下,或是有沒有相關的學分課程,可讓她學一下。只顧自己亂學這再學那,學分又沒有,卻浪費了時間。最可憐的是,老師厭棄她,總投訴她沒專心上課,太自負了,你說怎辦好?」在回答她媽媽問題前,我想多與小女孩好好地談一下。
我看着小女孩,微笑地道出,「你興趣很多,很好學呀……你是怎樣學的呢?」她續說:「看書呀……上網呀……好多課程我都有參加,有趣的便去試試。唉!只是時間太少。」她還未把話說好,她的媽媽便打斷她道:「就是啦!我應怎樣教她,好好利用時間,又這又那,結果兩頭趕不着岸。」媽媽無奈地看着我說:「她是讀傳統名校,似乎學校幫不到她,我已打算跟她轉校。」
小女孩說:「在你大學中心有個可入實驗室的化學課程,我想讀呀!」她滔滔不絕地說,忽然停下來,情緒一轉說:「但『她』說不好。」這時媽媽氣沖沖的說:「又這又那?哪個子女有那麼多自己的意見?我為你着想,才為你安排,憂這擔那。你不是我的女兒,才與我何干!」媽媽憤怒的說着說着。兩母女你一句我一句地對峙着。
為子女準備是否最好?
我輕輕地拍拍她們,打趣的說:「果然是資優家庭典範。」她們才靜了下來。只要帶着孩子,這種情景都比比皆是,更何況資優的孩子們!家長往往帶着愛之心,為子女準備,這種做法,是否對我們的孩子最好的呢?
作為資優教育的工作者,看在眼內,實是感慨。要扭轉這種對立局面,總有辦法。大家想知道小女孩與媽媽的結局如何?就讓我在下回交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