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東主陳志華指出,「樺得園」美食車參考80年代鐵皮車設計,走懷舊路線
「為食鬼」注意!首批美食車將於「人日」正式「出更」,遊走全港八個營運地點,嘆美食毋須再「捐窿捐罅」。有別於傳統美食車,「港產」美食車的招牌菜餚,中、西式兼備,內藏無限商機。有美食車負責人昨日率先在中環海濱年宵擺檔,推出「招牌菜」應市,聽取食客意見,吸取實戰經驗,下周「變招」出更。
政府去年初推行的美食車先導計劃合共有16輛美食車,其招牌菜包括八款中式食品,西式、國際食品則各佔四款。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日宣布,其中八輛美食車已率先完成食物環境衛生署及運輸署相關牌照規定,可於年初六(下周四)亮相,年初七正式營運。其餘八輛美食車則於下月內逐步營運。
製新器皿 變招出更
距離首批美食車登場剩餘十日,有得餃(以「識得餃文化企業有限公司」營運美食車)、樺得園及豪園小食,三輛美食車營運者,昨日起一連四日在中環海濱年宵擺檔,該年宵截至昨晚上七時共錄得6000人次入場,預計四日將錄得近七至八萬人人次入場。
有得餃的「招牌菜」五色水餃,餡料每朝在元朗食物工場新鮮醃製,再放在車上的雪櫃冷藏,顧客落單,即包即煮,售價以親民為主,與元朗總店的相若,一份五隻「五色水餃」連飲料,料賣30至40多元。負責人廖震豪稱,昨日在年宵攤檔營運半天,已發現數人在細小的攤檔內即場包餃,十分擠迫,而美食車的空間也是有限,當實際營運時,料較難同時容納多人包製餃子,故已修訂營運方案,打算製作特殊器皿,可同時存放五款水餃餡料,方便一人同時包製五款餃子。
「五色水餃」的餃子分為白、黃、綠、紅及紫色,色彩繽紛。白色餃子內餡是韮菜豬肉,最為常見;黃色外皮由黃薑粉製成,內為粟米豬肉餡料;綠色外皮由菠菜製成,內為冬菇白菜豬肉餡;紅色外皮由番茄製成,內為甘筍雲耳豬肉餡;紫色水餃外皮則由紅菜頭製成,內是香茜木耳豬肉餡。
收電子貨幣利便食客
廖又指,另外售賣的自家製薄罉、素餃等,昨日受歡迎程度遠超預期,其美食車將於年初七在黃大仙廣場營運時,勢會增添食材應市。他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時亦透露,「有得餃」位於元朗又新街的店舖經常「爆場」,早打算開新店,但去年獲得美食車經營權,遂豪擲百萬元投放至美食車上,冀兩年內能順利回本。
至於未能趕及於下周營運的豪園小食,負責人梅樂文表示美食車已獲批出運輸、消防等牌照,但由於太多文件需要處理,故未能趕及年初七營運,預料最遲於2月20日亮相。
其間,她將參考首批美食車營運情況,作出改善。她又透露將提供電子錢包流動支付服務,如八達通、支付寶、WeChat Pay Pay等。
另外,中環年宵因應昨日反應熱烈,部分商戶年廿九及三十晚(周四、五)將營業至凌晨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