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政府撥款五億元作首階段推動海濱發展
【大公報訊】記者曾敏捷報道:政府擱置成立法定的海濱管理局,改為內部成立專責海濱事務的海港辦事處,撥款五億元作首階段推動海濱發展。海濱事務委員會委員表示失望但理解,認為現時政治氣氛劍拔弩張,現屆政府根本沒有足夠時間爭取立法會支持通過成立新局,而五億元撥款只是杯水車薪。
社會討論成立海濱管理局多時,行政長官梁振英亦在2013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探討成立法定的海濱管理局。 但他昨日發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時卻指出,現階段成立法定海濱管理局的條件尚未成熟,故政府決定先以專責團隊和專款專項的方式,提升優化維港海濱的工作。
成立管理局難一步到位
政府消息人士稱,社會有聲音認為成立法定的管理局,涉及獨立的行政、人手、財政等安排,未見到成績前,難以支持一步到位成立獨立於現有體制的管理局,故發展局會先在內部成立「海港辦事處」,整合現時分散不同部門負責的海濱發展工作,並與現時的海濱事務委員會合作,推動改善海濱計劃,首階段已預留五億元作發展之用,主要用作美化現有海濱及改善暢達性。
海濱事務委員會委員吳永順參與推動海濱發展多年,他對政府擱置成立海濱管理局感到失望,因為法定的管理局才能擔起負責海濱發展「設計、規劃、營運」一條龍的角色,解決現時海濱遭人詬病的管理及規劃問題,而管理局原擬接管三年後收回發展的中環海濱用地,並推動東區行人板道項目,惟現時成立海濱管理局未果,有關項目恐成無主孤魂。但他坦言,現屆政府任期只剩下半年,現時政治氣氛劍拔弩張,成立新局能否獲立法會通過頗成疑問。
另一委員何文堯直言,不同意政府所指條件尚未成熟,「討論這麼多年,我覺得熟咗九成」,而政府五億元撥款更是杯水車薪,只能做些速食項目,無助改善整體海濱規劃。 他補充,從西九故宮館事件可見,現時的政治環境下,政府很難在立法會爭取足夠支持通過成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