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淺談改善香港競爭力方法

時間:2017-01-12 03:15:32來源:大公網

  圖:創新經濟覆蓋了衣食住行每一個環節,每個國家或地區要提升競爭力,推行創新和鼓勵創意是使經濟持續發展的不二法門/資料圖片

  世界經濟論壇列出全球經濟體競爭力的排名,香港競爭力的名次每況愈下,再退後兩位,排名第九,香港失分最多的項目是創新生態,排行27,最使人失望是香港的創新能力一直在傳統亞洲四小龍中最低,創新能力也不及排名前12位的經濟體。

  競爭力是國家或地區經濟持續地發展的保證,香港人一直崇尚商業發展,很多都以「走短線、搵快錢」為目標,過去低稅率和開放透明的法制,也助長了炒賣的風氣,過去世界經濟持續興旺,香港也遇上祖國80年代經濟的改革開放浪潮,短線的炒賣支持了香港經濟的增長;可是金融風暴發生後,各國的經濟水深火熱,大家認識到沒有實質生產值的炒賣活動,不可以支持經濟持續性發展,各國都看到經濟轉型的迫切性,期望生產技術創新,是19世紀工業革命後的產業革新,藉着技術創新和轉化科研成果而提高生產能力。

  過去的20年香港在創新經濟的發展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政府和企業的科研投資遠遠比新加坡、台灣、韓國及內地為低,近年才成立創新及科技局,意圖急起直追,可是香港受政治氣候拖延,創科局很難做到提升競爭力的實事,社會應放下成見,重新專注創新經濟的發展。

  培養從小愛科學精神

  培養人才是提升競爭力的不二法門,但單單投放資源於大專教育,忽視中小學基礎教育的發展,便降低了香港專上教育生源的質素,以前精英教育主導,只有最優的2%尖子才可以進入大學,保證了大專院校的優質生源;進入21世紀香港基礎教育進行改革,無論教學語言或課程改革,使香港中學生現在修習的科目比以前少,知識層面比以前窄,課程改革前,每年會考都出現「九優」和「十優」的學生,現在學生修讀科目少了,進入大學後往往要修補不足,生源的質素明顯比前減弱;我們不能把科研培訓的責任完全轉移至大學,必須培養從小愛科學的精神,因為科研人員沒有良好的數理基礎,怎麼可以是一個成功的科學家呢?

  須提供優質居住環境

  香港一向是華洋薈萃的地方,吸引世界各地精英和專才來港進修或工作,可以增強香港的競爭力,但要招攬人才,我們必須提供優質的居住環境,改善空氣和水質是刻不容緩的事情,自上世紀80年代環保署成立以來,香港的環保工作是做得不錯,但仍然有改善的空間;另一方面在食物安全、基礎教育的工作可以做得更好,政府可以投放更多資源改善,務使留港專才在衣食住行方面安心,才可以發揮所長,使香港經濟持續地發展。

  近年政治爭拗的結果,使香港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也令香港的競爭力每下愈況,期望新特首上場,可以打破悶局,投入資源,適當地提高香港對外的競爭力,使經濟重拾升軌,是每一個香港人都樂於見到的政興人和的局面。

香港科學創意學會理事 潘永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