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歐陽翠雲(右)冀「鴨子家族」表達別看輕自己/大公報記者 何嘉駿攝
【大公報訊】記者徐曉彤報道:醜小鴨雖然身處惡劣環境,又受盡周邊的冷眼,但抱着永不放棄的精神,終變成美麗的天鵝。53歲的痙攣人士歐陽翠雲亦自喻為醜小鴨,縱然自小失去雙手的活動能力,但亦不畏困難,用雙腳創作出一系列名為「鴨子家族」的陶瓷藝術品,她希望透過作品,向社會發放不要輕看自己的信息。
香港耀能協會獲得攜手扶弱基金和企業各資助十萬元,推出了「樂.陶陶」計劃。計劃主要是讓殘疾人士免費學習製作陶藝,完成後亦會將他們的作品展出。這計劃共有近60名殘疾人士參加,當中有肢體傷殘人士、智障及自閉症人士,歐陽翠雲便是其中一名參加者。
歐陽翠雲在8至10年前初接觸陶瓷創作,一試便愛上了。「因為陶泥物料柔軟,較容易修正。」至於構思用鴨子做主角,原來是因為2013年,荷蘭概念藝術師創作的黃色小鴨落戶香港時,她在尖沙咀看過,當時令她感覺很震撼,於是她便想到用鴨子做主題,希望藉此帶出醜小鴨故事的信息,就是不要輕看自己。
創作過程中,歐陽翠雲要比常人花費更多時間,最困難莫過於壓平泥版。負責計劃的陶瓷導師張錦文說,整個壓泥版的工序,普通人只須用上10分鐘,歐陽翠雲卻要花上一個小時,要完成一隻鴨,更需要一個月。張錦文續指,難忘在寒冷天氣下,翠雲依舊堅持用水浸濕雙腳製作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