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綠保位於上水的回收中心最多可儲存200噸廢電器/大公報記者何進昇攝
大公網12月27日訊 (記者 何進昇)聖誕節收到的禮物,不少是電子產品與電器,電器變舊如隨手丟棄,將增加堆填區負荷。政府位於屯門環保園的首個廢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及回收設施,將於明年五月落成,最多可處理5.6萬噸電子廢物,包括雪櫃、冷氣機、洗衣機、電視及電腦屏幕等「四電一腦」,處理後可再用的電器會送往非牟利機構,捐贈給有需要家庭。
將捐贈給有需要家庭
位於屯門環保園的廢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及回收設施,由政府委託的德港合資公司「歐綠保」承辦,設施佔地三公頃,約9000平方米,預計明年五月落成,最多可處理5.6萬噸電子廢物。歐綠保物流經理張乃恩表示,電子產品生命周期愈來愈短,市民經常更換電子產品,回收最多的是電視和電腦,故有需要回收舊電器,減輕堆填區壓力。
歐綠保現時設有八個衛星收集站,張乃恩稱,計劃在新界西和港島再開設三所回收中心,收集到的廢電器會先送往上水和觀塘的區域性回收中心分類處理,再送往明年五月落成的屯門環保園廢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及回收設施,回收再造。設施內設有四條回收線處理「四電一腦」,包括雪櫃、冷氣機、洗衣機及電腦、電視及電腦屏幕等。張乃恩稱,不能翻新的電器廢物會移除壓縮器、電纜線等零件作回收用途,餘下的可循環再用物料,將會被切碎並分類,再造成膠粒、鐵塊、銅等次生原料。
歐綠保又與政府資助的「綠在區區」環保回收站合作,回收處理後可再用的電器,捐贈給有需要家庭及人士,他們需向環保署或歐綠保遞交申請表,選擇所需電器,如是雪櫃、洗衣機和電視等,歐綠保會「送上門」,若選擇微波爐、暖風機等相對輕型電器,則需自行到「綠在沙田」、「綠在東區」以及綠色家電環保園舊址領取。
1.4萬噸需棄置堆填區
廢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及回收設施每年可回收七萬噸廢電器,當中有1.4萬噸需棄置堆填區,環保署發言人稱,歐綠保須負責把不可回收的一般廢物運往堆填區妥善處置,若是化學廢物,須負責送往化學廢物處理中心,或環保署認可的其他處理設施妥善處理。
就有報道指,每日有逾千噸來自太平洋對岸的有毒廢棄電路板、屏幕等運至新界棄置,問及如何避免以公帑倒貼處理非法運港的廢舊電器,張乃恩稱,會檢查回收的電子廢物是否完整,確保是香港零售商有售賣的廢舊電器才會處理。